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下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研究强调“论从史出”。如表中,史料与史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史实史论
A新石器遗址中发现陶纺轮和骨梭、骨针、骨锥人工育蚕和棉纺织技术出现
B在《周礼》中,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
C《后汉书》记载:“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灌溉
D古罗马的《自然史》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非常繁荣
A.AB.BC.CD.D
2019-12-19更新 | 419次组卷 | 15卷引用: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表明
A.清朝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
C.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到市场的影响
D.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根据史料记载,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种现象说明
A.当时工匠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
B.当时工匠摆脱了封建官府对其人身的控制
C.当时工匠履行封建义务的银差化
D.工匠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 .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平等交往的历史,对建设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海运和造船业的发达,中外海上交通有了重大发展。从广州出发,沿马来半岛,经印度洋到达阿拉伯巴格达的海上中西航线已初步形成。这条被誉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有力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这时期中国与外国的水陆交通、商贸、文化交流都超越了前代,并为以后隋唐时期中外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宋代是海外贸易得到空前发展的时期。较之前代,宋代港口广泛分布于北起京东路、南至海南岛的广大区域,数量有了明显增长。当时的贸易范围已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不但进出口的商品种类增加,而且贸易额也有所扩大,一个海商一次贩运的货物价值高达数十万贯。政府对海外贸易采取了鼓励支持的态度,“江海求利,以资国用”。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明朝洪武三年(1370)政府实行闭关自守政策,禁止商船出海贸易,海上丝绸之路一度中断。郑和下西洋以后,海禁屡开屡禁。总的来看,明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越来越保守。不过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形成一些新的航路,如通过马尼拉至拉丁美洲的航线便是这个时期由西班牙开辟的。

——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背景,并说明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空前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对外方面,明清政府的政策和同时期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
2023-02-21更新 | 58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达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断。对下列史料解释合理的是,当时中国

A.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金属锻铸技术成熟
C.新的生产关系滋生
D.海外贸易占据主导
2019-05-30更新 | 346次组卷 | 7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7 . 《十三行(1775-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B.三角贸易的形成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列史料所在文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有复开张
②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
③廉方有则,体洁性贞,……取彼之弊,以为此新
④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
A.③①④②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2020-05-28更新 | 13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必刷(浙江专用)-狂刷17中国古代商品经济
9 .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说道:“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史料所反映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A.重农抑商思想根深蒂固B.当时国家管理混乱,火灾频发
C.田租是当时的主要收入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19-04-06更新 | 38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9年4月4日《每日一题》 必修2 古代两大基本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2019-06-09更新 | 5477次组卷 | 69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