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7 道试题
1 . 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
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D.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
2017-05-09更新 | 836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朝白居易在《朱陈村》中写道:“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润中水,男采山上……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这反映了我国古代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农业灌溉方式的变化
C.手工工场的生产方式D.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4 . 汉武帝时,桑弘羊主持财政,首次实行平准政策,“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材料表明汉代平准政策
A.使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导致百姓赋税负担更加沉重
C.为解决边患创造有利条件D.政府专卖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5 . 汉代田庄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木及染料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此外,酒、醋、酱、饴糖等产品的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也被列入日常生产安排之中。这段材料表明
A.田庄经济自给自足
B.田庄商品经济发达
C.手工业者劳动繁重
D.农民受到沉重剥削
2019-05-07更新 | 478次组卷 | 28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挑战赛历史试题
6 . 《海防纂要卷七》中记载“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畔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从中看出闭关的直接目的是
A.防止武将夺权B.镇压农民起义
C.阻止外国入侵D.维护清朝统治
2021-01-06更新 | 2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唐山金名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明末,《沈氏农书》记载了浙江嘉湖地区农民每月的事情安排。例如,打铁扒、锄头、桑剪,买蓑衣、箬帽、牛壅、粪、羊草、小鸭、茧黄,雇匠做车扉、鹤膝、修蚕具等事项。材料反映了该地
A.商品经济已经高度发达B.农业生产仍具自给自足性质
C.地区分工协作日趋明显D.农业与手工业呈现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C.政府采取不准兼并的政策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2020-06-19更新 | 418次组卷 | 77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实验高中2019-2020学年高一5月尖子生对抗赛历史试题
9 .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当时
A.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铸铜业显著发展,货币发行量激增
D.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2020-08-22更新 | 363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10 . 当今出租房屋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在北宋并非如此。北宋有个姓陶的书生,盖了几座房子出租经营,结果出门就被人称为“小人”,挣的钱被叫着“痴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重商主义”观念的盛行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