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图是汉代文物“龟坐凤形铜灯”,顶部为浅圆盘形灯盏,中间为一展翅凤鸟灯柱,下部以神龟为底座。凤鸟昂首翘尾,展翅欲飞,凤足稳踏龟背之上。神龟双目圆睁,也作仰首形,跃跃欲试。整个造型充满了动感与活力。该作品主要反映出汉代

A.精妙复杂的匠人巧思B.安稳富足的生活祈愿
C.灿烂辉煌的文学艺术D.奋发有为的时代风貌
2022-06-28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表中米价的波动主要是由于
明代米价表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A.“海禁”政策趋于松弛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赋税制度改革成功
2022-06-2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初,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难以维持。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朝中期以后
A.赋税制度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2022-06-25更新 | 265次组卷 | 57卷引用:江苏省江阴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宋代城市的市场交易己从固定的“市”渗透透到“坊”,渗透到城墙内的每一个角落,并扩展至城墙外,连城墙外的附郭草市也被纳入城市市场之中。由此,不少附郭草市脱离了乡村管辖制度,并入以坊、厢管辖的城市体例。这表明宋代
A.城乡经济呈现出一体化趋势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更加严厉
C.城市市场空间布局发生巨变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画像石被誉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汉代史”。下面两幅“牛耕图”意蕴生动,儿童呆萌可爱,让人心生爱怜。由此推断,汉代

图1《江苏睢宁县双沟牛耕画像石》

图2《陕西绥德县牛耕点播画像石》
A.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流B.注重劳动技能习得
C.农耕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2-05-13更新 | 233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明代的通俗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替买卖双方说合并抽取佣金的牙人群体。明代的牙人,上至皇亲贵族,像《明实录》中记载有许多皇亲族属“私开牙行,侵渔民利”,下到市井无赖,甚至士大夫也多参与其中,如《南浔文献》说“近年士人艰于谋生,亦多习丝业”,更不乏豪富巨商。这一现象表明
A.社会等级间的界限淡化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C.明代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传统的义利观被抛弃
2022-04-13更新 | 541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相互竞争,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论为难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千株”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农业领域出现新的经济因素B.重农抑商政策日渐松弛
C.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D.自然经济加速走向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明清之际的江南地区,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天下之士多出于商”;嘉道时期,士商相混的趋势愈演愈甚,在当时的很多历史文献中,“绅商”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一些地方出现“儒商”,读书人将儒家思想运用于商业经营中。以上现象说明(     
A.商人地位有所提高B.社会阶层比较混乱
C.重农抑商政策瓦解D.商业发展日益繁荣
2022-03-21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唐代以前,耕犁需要两头牛才能牵引,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田来说难于使用。唐代以来,下图所示耕牛耕具逐渐被长江下游的农民所接受,该变化受益于唐代
A.唐朝大一统政权推动B.曲辕犁技术传入江南
C.耕犁技术进一步发展D.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
2022-03-2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明末,一位来自欧洲的神父拉斯戈台斯曾记录说:“每个中国人在购买东西时都会随身带着一把钢剪,根据货物的价格把银锭铰成大小不等的银块,再用戥子称出小银块的重量。人们在做这件事情时非常熟练,如果需要二钱银子或者五厘银子,他们往往一次就能凿下准确的重量。”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B.白银产量高
C.经济作物的种植D.商帮的兴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