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6 道试题
1 . 据统计,考古人员在河南、河北、江西、陕西等七省三十多个地点发现近二百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包括开垦土地、中耕除草、收割庄稼等农业生产全过程所必需的农民具,相当部分农具有明显的使用痕迹。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出现于商周时期
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己用于农业生产
D.青铜农具提高了小农经济效率
2021-06-2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明清时期,出现了不少著名的产棉区,如山木东昌府所产棉花,“商人贸于四方”;江苏松江府一些地区种棉花的占百分之七八十。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明清商业继续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农工产品种类多达两百余种。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土地兼并严重
B.区域间长途贩运繁荣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D.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021-06-23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我国城市化出现“离心现象”——在其它国家,城市人口比重愈来愈高,也愈来愈集中,小城市变大,大城市变得更大;但在中国,明清两代的几个大都市,从人口到城区规模都比两宋和元代时缩小许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发展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新航路开辟影响D.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2021-04-29更新 | 421次组卷 | 7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广东佛山原来只是“孤村铸炼”,明永乐以后,“番船始集,诸货宝南北巨输”,居民至“几万余家”,“工擅炉冶之巧”。据此可知,佛山发展成为市镇的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对外贸易的繁荣D.手工业形成规模化经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A.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
C.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
6 .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D.外贸繁荣促使政府对外开放
2021-03-19更新 | 325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通州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康熙年间,苏州城内有布店76家,苏绣商店108家。松江府有数十家布商采取“布店在松,发卖在苏”;《魏塘竹枝词》亦有“织成不让丁娘子(松江丁氏,擅弹棉织布),只待苏松抄布船”之吟。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手工业专业化分工明显B.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长途贩运贸易十分活跃D.形成以苏州为中心的市场网络
2021-03-09更新 | 28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面的资料卡片是对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这一时期是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2021-03-05更新 | 499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必修)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交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了为主的赋税制度,“它”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均田制
2021-02-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