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宋代名窑迭出,品种繁多,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当时的瓷器无论是胎质、釉料还是工艺方面,都有新的提高。利用火焰性质和温度高低不同,所成的釉呈现的颜色,更是光彩夺目,有口皆碑。下列各项中,可从一个侧面验证这-一评述的是
A.完成从陶发展到瓷的转变B.首创釉下彩绘瓷器装饰艺术
C.定窑白瓷孩儿枕闻名天下D.粉彩瓷器工艺达到极高水平
3 .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B.西汉C.秦朝D.春秋战国
4 . 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评述错误的是
A.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其政策B.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安定人心政治稳定D.导致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迅速发展
2021-03-1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6 . 对广州十三行的正确评述有
①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措施       ②清朝为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而设立的机构
③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④便利了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③④
2020-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7 . “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材料评述的是
A.两税法B.摊丁入亩C.均田制D.租庸调制
2021-01-16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下列关于土地兼并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是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②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③土地兼并的加剧使自耕农纷纷破产,两极分化激烈,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④历代统治者都严格禁止并逐步消除了土地兼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9 . 下列有关经济政策的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后的评述与该语句不相符的是
A.“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反对弃本求末
B.“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认为农业是天下最重要的行业,应加以重视
C.“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不可偏颇
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强调工商为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