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电影《十二生肖》中的兽首铜像是在乾隆帝时期由宫廷工匠们精心制作的,铸工精整,清晰逼真,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这说明当时
A.“工官”仍代表手工业的较高技术水平
B.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C.“计日受值”的雇佣劳动关系已经出现
D.冶铜业一直由官府垄断
2016-12-12更新 | 307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9年贵州省罗甸县高平实验中学上学期高三月考试题
2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16次组卷 | 88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2016-11-27更新 | 212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中后期,有越来越多的读书人通过诗文、书画、民歌时曲、通俗小说,不少能工巧匠、名医名卜等则通过技艺获得了社会地位、政治身份或经济收益。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B.社会价值体系多元化
C.市民阶层队伍壮大
D.社会文化的高度繁荣
2016-11-27更新 | 1032次组卷 | 3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开学质检(3月)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6 . 下图是明人绘制的《南都繁会图卷》,图中传自西方的事物是
A.老者的眼镜B.门前的店幌
C.兴盛的商铺D.商人的衣着
7 . “夜市喧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中描绘的这种经济现象出现在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元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成语“朝秦暮楚”有多种解释,如比喻立场不坚定。假如用在商业上,该成语可以从侧面反映中国古代
①商人为获利而往来奔波②商业交通比较发达
③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④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反映的农业生产方式
A.小农经济
B.手工工场
C.商品经济
D.精耕细作
10 . 下列是《唐末至明初我国年铁产量统计表》。它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唐元和初年北宋治平年间南宋初年元朝中统四年明朝永乐初年
207万斤824.1万斤2 162 144斤5 844 000斤19 575 026斤

A.冶铁产量的日趋增长B.冶铁水平领先于世界
C.冶铁业技术不断提高D.政府重视冶铁业发展
2016-08-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贵州都匀市一中高二下开学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