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1 . 与租庸调制相比较,唐朝后期实行的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A.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B.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减轻农民的劳役负担D.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020-10-14更新 | 978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2 . 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
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3 .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发展国内商品经济
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2020-09-02更新 | 154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1-2012学年贵州省瓮安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唐宋时期,政府放松了对商品运输、销售环节的控制,把这一切还位于商品流通的主体——商人。唐宋时期政府这一做法
A.表明抑商政策已被废除B.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020-08-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明朝廷对于一些比较有发展前途的生产部门,如丝纺织业和开矿业,往往采取限制生产和强制以低价收购的办法;对于盐、茶、酒等商品,都以禁榷的名义抽取重税;对于一般商品,营业有牙税,通过关卡有关税,到达市场有落地税。明代这些举措
A.冲击了个体小农经济B.合理规范了手工业和商业的生产秩序
C.调整了赋税缴纳方式D.表明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的重要方式
2020-08-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在唐代,少府监织染署的工作程序,分为织饪,组绶、绌线、练染四个部门,产品等级也有区别,组分为八级,布分为九等。这说明在唐代
A.纺织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B.官营纺织业分工精细、产品分级
C.纺织业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D.民营纺织业种类繁多、技术先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食用植物的资料相当丰富。结合《诗经)与其他文献资料,以及考古所见的植物种子、人工栽培的蔬菜可知,至少有瓜、韭、葱、菱……“果实有桃、李、梅、杏、枣等。据此可知,知,春秋战国时期
A.蔬果栽培是农业的重要成分B.果是民众的主要食物
C.蔬果栽培技术获得长足发展D.民众的物质生活较丰富
8 . 至元三十一年(1294 年) ,元成宗在即位诏书中宣布当年的税粮减免30%,江浙行省官员上奏指出:“江南与江北异,贫者佃富人之田,岁输其租,今所蠲(免除)特及田主,其佃民输租如故。”由此可以看出,当时
A.江南农民的负担比江北沉重B.汉蒙间的民族矛盾大为缓和
C.江南地方官对农民不够体恤D.江南的租佃经济比江北发达
9 . 北宋中期,科举考试中已出现所取之士南人多、北人少的情况。为此,司马光提出“逐路取人”之法,指出“国家科第”应“均及中外”;欧阳修则针锋相对地提出应当“惟能是选”。双方争论反映的实质是
A.南北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B.南北士人群体的能力层次
C.不同选拔方式激发的矛盾D.立场迥异导致的政治纷争
10 . 1757年,清政府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一口贸易,并对丝绸、茶叶等传统商品的出口量严加限制。这一现象直接反映了清政府
A.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实行重商主义政策
C.压制资本主义萌芽D.重视国内市场开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