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上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解读要求:是什么?(内容)充分提取信息:为什么?(背景)解释和分析原因:怎么样?(影响)分析和归纳影响。】
2022-02-26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开国前后,四川通行的是铁钱。铁钱体重值小,买卖交易用钱量大。大铁钱每千枚重二十五斤,小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买一匹绢,需用两万个小铁钱,重量共达一百三十斤,得用车载驴驮,极为不便。于是在淳化年间出现了交子,对交子出现解读有误的是
A.铁钱体重值小B.“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C.商品经济发展D.民间对铁钱的信任度降低
3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明朝修筑故宫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A.A
B.B
C.C
D.D
4 . 1792年英国派马嘎尔尼出使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采华,使团携带有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王的真诚心意。而两广总督向朝廷上呈信函译文称:英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幕顺之心”。这表明当时
A.两广总督用中国传统天下观解读马嘎尔尼使团
B.两广总督具有代行对外交往的权力
C.中英的交流还需要一个长期艰难的适应过程
D.中英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严重阻碍相互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乾隆年间黄霆在《松江竹枝词》中写道:“满天霜雪尚鸣机,腊月寒纱价甚微。官税才输私债急,几曾裁剪作新衣。”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比较发达B.家庭手工业受到官营手工业排挤
C.重农抑商政策压制小农经济D.松江地区农户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6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选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2019-04-19更新 | 3993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9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关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最准确的解读是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B.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D.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丝绸之路兴起于秦汉,此后一度衰落;隋唐时期再度兴盛起来;两宋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萎缩,但海上丝绸之路却呈现繁荣景象;直到元朝,陆上丝路再度兴起;明清时期,丝绸之路日益衰落。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明清时期丝绸之路完全消亡
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政治统一有利于丝路的畅通
D.少数民族政权不重视丝路贸易
2019-01-19更新 | 70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3第4单元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习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9-01-30更新 | 5314次组卷 | 71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卷2卷精编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下图是“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对图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此生活场景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图中生活以土地国有制度为前提
C.体现了小农经济耕织结合的特点
D.反映了古代富足祥和的农家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