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宋代书院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下图宋代书院的分布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的盛况B.中央集权的加强
C.南北政局的不同D.经济格局的状况
2021-01-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测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浇铸青铜器温度的控制至为关键,决定铸造成功与否。青铜的浇铸需要在1200℃左右,但对于古人来说,他们没有任何仪器,只是靠经验,凭肉眼观察熔化合金的颜色来判断。这一技术
A.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领先世界B.推动金属冶炼技术达到成熟
C.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D.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3 . 据睡虎地秦律《仓律》记载:“(粟一)石六斗大半斗,舂之为粝米一石;粝米一石为糳米九斗;九(斗)为毇米八斗。稻禾一石。”这段记载说明(  )
A.秦代存在不同种类与形态的谷物
B.秦代存在着地区度量衡不统一的情况
C.秦代的法律体系已达完备的程度
D.秦代用重量单位作为谷物的价值单位
2021-01-26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1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中期,欧阳修上书对当时的茶盐禁榷制度建言:“为今议者,方欲夺商之利,一归于公上而专……专而反损”,“夫欲十分之利,皆归于公,至其亏少,十不得三,不若与商共之,常得其五也。今为国之利多者,茶与盐耳”。他主张
A.分利于商人以增加财政收入B.改变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C.取消对商人茶盐经营的限制D.加强对茶盐经营的管理
2021-01-24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新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各种金融机构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上海钱庄和山西票号。钱庄不仅家数众多,而且有一套信用手段,能够在流通领域里起促进商品交换的作用。钱庄生意或买卖豆、麦、花、布。票号在资本上是商业资本的转化,商品的贩运与买卖,也需要资金的划拨与调剂。票号经营的汇兑业务,开始时是以商业个人为对象,政府机关的汇款则是后来的事。票号运用分支号众多的优点,不需要往返运现。票号放款的利率也不高。

——摘编自洪霞管《略论山西票号上海钱庄的性质和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10年6月,国际橡胶股票行情暴跌,在泸橡胶公司、外国银行也深受影响。…… 1910年9月,清政府按照惯例要上海方面从源丰润等庄号提取190万两“泸关库款”,用以支付当年到期的“庚子赔款”。上海道台蔡乃煌上奏请求暂不从源丰润等钱庄中提款,改由大清银行垫付“庚子赔款”。按照奏折的性质,蔡乃煌的奏折交度支部处理。度支部侍郎与蔡乃煌素有嫌隙,指使江苏巡抚参奏蔡乃煌。蔡乃煌被革职后一度申辩,但遭军机处斥责,羞愤之下,一举从源丰润等钱庄提回款项200多万两以交还政府,源丰润当即倒闭,受此影响1910年上海倒闭歇业的钱庄达到48家,亏欠款总额1933万两。

——摘编 自闵杰《清末的"橡皮风潮"∶政府昏庸指令引发全国大恐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上海钱庄和山西票号的特点,并指出钱庄和票号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钱庄倒闭歇业出现的原因。
6 . 嘉靖初年,在广东、福建、浙江设立市舶司,掌管海路以东日本、琉球等国的贸易。清代则改由地方督抚管理朝贡事务∶“外裔入贡,由部复准,行文该督抚填给勘合,于该省同知、通判中委派一员,伴送来京。”材料表明
A.海外贸易的网络初现端倪B.政府重视地方间的互动
C.“闭关”政策受到质疑D.朝贡贸易体系不断完善
7 . 秦朝《厩苑律》规定官府定期对饲养的牛进行评比,优秀者奖励,低劣者处罚;汉朝有盗马盗牛律,“杀伤马牛,与盗同法”,处罚重至死刑。这反映了秦汉时期
A.法律规定较为严酷B.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社会治安状况较差D.牛耕技术更加成熟
8 . 唐前期以身份等级来划分社会,法律明确规定了尊卑贵贱的不平等;唐朝中期以后,贫与富则成为人们阶层划分的新标准。这种变化说明
A.平民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经济发展引起社会结构变动
C.封建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商人阶层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01-09更新 | 4571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五完全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魏时期的均田制,奴婢可与良人(自由农民)同等受田;隋代的均田制则取消了奴婢受田的规定。这一调整旨在
A.推动农业经济的恢复B.改革赋税征收的制度
C.打击士族阶层的势力D.强化对奴婢人身控制
2021-01-01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