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如图为中国古代书院地域空间的分布状态,从唐代到清代的变化反映出(     
A.政治重心南移的推动B.程朱理学世俗化倾向日益增强
C.民众文化水平的提升D.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2 . 余秋雨在一篇散文中盛赞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文中的“它”是指
A.郑国渠B.芍陂C.都江堰D.灵渠
2022-02-23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文献统考》记载,北宋年间的赋税收入主要来自于两部分,一部分为农业税,一部分为茶、盐、酒、商等税。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总税收约为3559万贯,农业税占总税收比例为65.2%;到神宗熙宁年间总税收约7070万贯,农业税所占比例为30.6%,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A.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B.北宋灭亡,南宋建立
C.经济结构失衡更加严重D.频繁战争破坏农业生产
4 . 明太祖曾诏令:“入贡既频,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使诸国知之。”明朝不仅限制朝贡次数,还有朝贡使团的规模,并对贡使发放执照,以鉴别真伪。明朝限制朝贡,主要考量是
A.国家财政压力B.严守夷夏之防C.北部边防压力D.实施海禁政策
2021-12-17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圩田是一种在沼泽或淤滩上造田的方法,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至唐宋时期圩田技术有较大发展南宋杨万里在《圩丁词十解》中说:“圩者,围也。内以围田,外以围水。”圩田的发展
A.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B.促进作物品种的交流
C.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D.推动江南地区的开发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都城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的重要象征,中国古代把营建都邑视为“国之大事”。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记载:976年,宋太祖西巡洛阳,有意迁都洛阳甚而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都指挥使李怀忠献言道:“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开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若遽迁都,臣实未见其便。”后来,在晋王赵光义的进一步劝阻下,宋太祖搁置迁都之事。

材料二   中国三千年来的都城变迁,用两条线就能划出个大概。第一条   从周朝至北宋时期,……第二条   从北宋至今,……。开封作为北宋都城,是中国都城变迁的重要过渡。下图为周朝至北宋、南宋至清朝时期主要都城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迁移轨迹。


——摘编《都城的分布变迁研究》等

材料三   核心区作为一种政治地理学概念,是指国家内最重要的政治区或经济区所在,是在国家政治事务中发挥着支配作用的中心区位。中国古代的核心区在空间上经历了一个大尺度的运移过程,从早期的长安型到后期的北京型。中国历史上的核心区首先是政治上的重心,并不一定与经济重心相吻合,正如首都尽力向经济区靠拢,并不一定与经济区相吻合一样。封建时代的核心区是借助于强大的中央集权制,维系政治区与经济区之间的联系的。

——摘编自刘沛林《中国历代核心区的迁移及发展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君臣“迁都之议”针对的是怎样的社会局势?并指出古代都城选择重点考虑的因素。
(2)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都城开封在图中的位置(填写代号),概述西周至清朝三千年间主要王朝都城的迁移轨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后期核心区的突出特点。(联系具体史实进行说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宋太祖开宝四年,朝廷诏令通检全国丁口,不分主户、客户(佃户),一并抄入版籍。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十一月诏:“自今后客户起移,更不取主人凭由,须每田收田毕日,商量去住,各取稳便……。”这些政策
A.抑制了土地兼并B.适应了经济发展要求
C.维护了自耕农经济D.加强了对小农人身控制
8 . 广彩瓷又称“广州织金彩瓷”,形成发展于康乾时期。据记载,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广彩瓷的产销,反映出当时
①制瓷工艺进入彩瓷时代   ②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
③外贸政策影响生产经营   ④商业资本参与手工生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11-13更新 | 12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每斗米价
北宋景德四年(1008)20文(淮、蔡)
北宋元祐五年(1090)6-100文(苏、杭)
南宋乾道三年(1167)120-130文(临安府、浙西)

A.人口数量大大增加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C.商业环境遭到破坏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清代相邻的集市,群集期相错,互不冲突,还形成专门的名称,如河北的“差花集”、广东的“插花墟”、四川的“转转场”等,商人们在相邻几个集市中逐日赶集,轮回贸易。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
A.区域分工细密B.商业都会崛起C.商品经济繁荣D.城市管理严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