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置身于一个商品和货币、物资与人员、知识与宗教频繁而紧密的往来的时代,中国明清时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不可能自外于世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官方档案中可以看出,从顺治到乾隆期间至少有50件档案内容为与俄罗斯贸易的,其中贸易线路涉及到从东北的黑龙江、嫩江、北京、张家口、鄂尔多斯、伊犁、哈萨克整条草原丝绸之路的商道。……《华事夷言》中记载到:“因陆路所历风霜,故其茶味反佳。非如海船经过南洋暑热,致茶味亦减。马克思在《俄国的对华贸易》一文中也专门指出,恰克图贸易中的中国茶叶“大部分是上等货,即在大陆消费者中间享有盛誉的所谓商队茶,不同于由海上进口的次等货。”

材料二 明清两代都实行过海禁政策,给沿海人民甚至国计民生都带来严重后果,所以地方大员多以“开洋”为主要筹划。“莫若另为立法,将商人出洋之禁稍为变通,方有大裨于国计民生也”……通过数件珍贵的明天启、崇祯年间兵部尚书有关海禁事宜的题行稿,可知明代长期坚守的海禁政策至明末清初已与日益增多的对外贸易需求相悖。1685年,清政府在东南沿海创立粤海、闽海、浙海、江海四大海关,清廷实行开海通商政策。

材料三1761年,广东巡抚托恩多上奏“瑞典商船遭风货沉抚恤遇难水手折”,请求按照惯例,给予朝贡各国或外洋各国来中国贸易的商船予以灾难救助。从明清时代对朝贡体系和外洋贸易的维护来看,中国制定了明确的有关维护这一范围广阔的贸易秩序的措施与政策(《大清会典》在“朝贡”条目下设有专门的“周恤”、“拯救”等内容,具体规定了朝贡贸易或者自由贸易中发生的疾病、死难、飘风、飘海等灾难事件中的救助责任与赏罚措施)。这些共同遵守的法令与政策,是地区贸易秩序存在并得以维持、延续的重要因素。其间蕴含的互通、平等、周济的贸易精神,在现代依然有重要的价值。

——摘编自鱼宏亮《明清丝绸之路与世界贸易网络》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学者的研究运用了什么类型的史料,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为了强化这些结论,还需要什么类型的史料作为辅助。
(2)据材料二分析清初开海通商的原因。据材料三《大清会典》中关于“朝贡”的规定有何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家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当今对汉代丝织业了解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说明
织物情况出现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普通织机无法制造
织机实物史料情况无完整的高级织机出土,普通织机也只能据画像石复原
汉赋记载情况汉王逸《机妇赋》对高级织机有所描述,如“高楼双峙”“纤缴俱垂”
A.汉赋记载具有重要史料价值B.高级织机在汉代还没有出现
C.汉代高级织品是从欧洲传过来D.对外交流促进了丝织业发展
2020-04-13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22史学方法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说:“那时我爷爷专管各国进贡朝贺的事,凡有外国人来,都是我们家养活,粤、闽、滇、浙,所有的洋船货物都是我们家的。”对此描写判断合理的是
A.《红楼梦》是一部浪漫主义文学
B.政府严格控制当时的朝贡贸易
C.虚构的小说情节不具备史料价值
D.海禁政策难以在地方有效实施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下表是某校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况和当代学者对其认知的相关信息统计。

史料一从先秦到清末,比较系统地记载工艺的只有《考工记》和《天工开物》这两部书,其余散见于正史、稗史、笔记、小说,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只言片语。
史料二有少数人视传统工艺为可有可无,是陈旧落后的物事,只能等着进博物馆束之高阁。但是,环顾四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史料三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众多珍贵的传统工艺长期陷于发展困境,甚至濒临失传。
史料四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
史料五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都曾面临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难题。
史料六传统工艺具有“三品四信”的本质特征,即:实用的品格、理性的品格、审美的品格,人性、个性、能动性和永恒性。
史料七历时二十载、成集出版于2016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被认为是《考工记》《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续编之尝试。
史料八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摘编自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等


结合中国史的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 . 1975年在陕西岐山董家村出土的青铜器中,裘卫四器中有铭文记载:周共(恭)王三年,裘卫用价值80朋的一块玉璋,换得矩伯的十田;共(恭)王九年,矩伯取裘卫一辆车子和车马的饰件,裘卫另外送给矩妻三两帛,矩伯以一片林地作抵。下列对材料主旨解读最准确的是
A.西周商品经济繁荣
B.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的主要史料
C.分封制度逐渐瓦解
D.我国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被破坏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6 . 汉代丝织业相当发达,从文字、文物、外贸等方面都可以得到印证。下列信息对研究汉代丝织业发展最具史料价值的是
A.汉代字书《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业的字中花色品种达二十余种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三种典型的丝织刺绣:“乘云绣”、“信期绣”和“长寿绣”
C.唐宋时代的绒线毯、元明时代的绒锦和天鹅绒等都是对汉代纺织技术的沿袭与发展
D.古罗马普林尼在《自然史》称“中国产丝……运至罗马……人工巧妙达到顶点”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4次组卷 | 25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关于交子的产生,有如下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宋《续资治通鉴长编》自李顺作乱,遂罢铸(钱)。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于嘉、邛二州铸景德大铁钱……民甚便之。
元朝《宋史·食货志》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私造者禁之。
A.材料都记载了交子的产生过程B.交子出现的原因记载相同
C.二者皆为一手史料,完全可信D.北宋纸币取代了金属货币
9 . 地图是研究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史料。对下图反映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东汉时期五胡迁入汉族活动区B.西晋时期北方人民迁入江南
C.东晋时期北方出现十六国D.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
10 . 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
A.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B.神农氏画像石刻
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D.唐代曲辕犁模型
2021-1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