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下图中画像石的场景反映出汉代

牛耕画像石

农人锄草画像石

A.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D.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2 . 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可信的史料是
A.半坡居民的房屋复原图B.神农氏画像石刻
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遗存D.唐代曲辕犁模型
2021-11-12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第七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读如表,这反映了
宋朝天禧年间岁入表
岁入种类岁入备注
商税550万贯史料原文中的商税是840万贯。估算方法:四川铁钱440万贯,折铜钱150万贯;加上川外400万贯铜钱,估算商税为550万贯。
酒税1017万贯
茶税330万贯
盐税340万贯
18万贯
92万贯
87万贯
合计2144万贯

A.宋朝百姓赋税沉重B.宋朝商品经济较为发达
C.农业生产破坏严重D.宋朝抑商政策已经废除
4 . 史料记载,蜀地主妇往往到集市买盐需要携带很多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尝使蜀,见所用铁钱至轻,市罗一匹,为钱二万”。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宋代放弃了传统盐铁专卖政策B.宋代消费水平和城市功能得到提升
C.市与坊的界限在宋代已经打破D.蜀地现有货币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苏州人口(户数)简表。

年代户数(每户以五口计)人口密度(人/km2史料   出处
太平兴国五年(9803519521《太平寰宇记》
元丰三年(1080199892104《吴郡国经续记》卷上
宣和年间(11191125270000161《鸿庆居士集》卷二
德祜元年(1275329603196《姑苏志》卷一四

材料二   北宋科举入朝做官的官员统计表。


前期中期后期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北方27884.5%27463.9%12140.3%
南方5115.5%15536.1%17959.7%

(1)材料一表格反映宋代苏州人口的变化特点,指出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2)材料二表格所示内容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021-09-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同步点对点专项训练-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栏为2020年发布的汉代路县故城部分考古成果,为我们了解当时“路县人”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史料。从中可推测出
A.路县人最早培育出粟和水稻B.路县农业处于铁犁牛耕阶段
C.汉代的冶炼技术比较发达D.路县的商业贸易尚不活跃
2021-06-01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1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三)历史试题
7 . 明代在江浙、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厉行“海禁”。明代有史料记载:禁令之下,“漳闽之人与‘蕃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可见(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频繁的中外贸易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麦原产于西亚。中国关于麦类作物的文字记载,最早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其中还有专门围绕麦类作物种植和收获举行的祭祀活动。《周礼.天宫·疾医》:“(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史料表明,至少在春秋时代,位于北方的东周、晋、鲁、郑、陈等都有了小麦的种植,并出现了以小麦制作酒母的酿酒工艺。汉代小麦在人们主粮中的地位普遍提高,是中国北方农业发展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

——摘自田成方、周立刚《古代中国北方粮食种植的历史变迁》

材料二   中国历代粮食供求关系一览表


(说明:140/343和155/337中的140、155指北方亩产量,343、337指南方亩产量。)

——摘编自吴宾、党晓虹《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麦类作物的特点和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并简析造成明清粮食产量状况的原因。
9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的禁酒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夏禹颁布的“绝旨酒”。汉初,丞相萧何制定法令禁“无故群饮”,除特殊的场合和饮酒日,不许三人以上者随意饮酒。实施严格之时对特殊场合和日子也有限制,如西汉时某些郡国特别规定:禁民嫁娶时以酒食相贺。汉代的“禁群饮”是周公《酒诰》政策的延续,所不同的是处罚措施由“予其杀”转变为“罚金四两”。据史料记载汉政府还曾多次禁酤(禁止买卖酒),如《汉书》卷五《景帝纪》:“中三年,夏旱,禁酤酒”。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中国古代第一次实行榷酒政策。榷酒,就是政府严格限制民间私酿自卖酒类,由政府独专其利。十七年后,又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榷酒税酒实质上是变相的“禁酒令”,顺应了时代要求。有汉一代,由于种种原因,酒禁的各项措施并不能得到彻底的实施。

——摘编自陈严《论秦汉时期的禁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禁酒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禁酒政策的积极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