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示意图。对两者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A.表明金银开采数量增加
B.表明政府铸币量迅速提高
C.说明纸币使用范围有限
D.受商业贸易发展状况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明代白话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成化年间,苏州一个叫文若虚的读书人,看见别人经商图利,时常获利几倍,就也想做些生意。初时很不走运,落得倾家荡产,幸得朋友去海外经商,就要把他捎带了去。无意之间,他在街上走,看到游街的红灿灿的名为“洞庭红”的蜜桔,就用朋友赠送的银子买了百十斤蜜桔抬上船去,被朋友们嘲笑一番,没想到,到了南洋,当地人不识,均以一个大钱一个抢购,无意之中获利千倍。在返回途中,他捡到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又被取笑一番,岂知船到福建,被一个“波斯商人”看到,以五万银子买下。遂逐步发展成大户人家。

(1)这则故事提供了哪些有关明代社会经济和生活观念的信息?

材料二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面对甲午战争的失败,他指出:“日本人能窥知西洋富强之由来,竭全力以振兴工业。中国但知西洋有坚甲利兵,而竭全力以练兵。舍本求末,故至今犹陷于困境也。”“国非富不强,富非实业不张。”(摘自《张季子九录》)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思想迅速发展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1895年,张謇宣布放弃仕途,转而经商,先后创办纱厂、面粉厂、电厂,建码头,修公路,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2)依据材料,概括张謇的思想主张。联系该思想主张的目的和实践结果,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他所代表的这一社会思潮。

3 . 下表是明清时期耕地和人口变化的数据。清前期人口比明初增加的政策因素是
时期耕地面积人口
明初8.5亿亩6600余万
清前期10亿亩4.1亿
A.大量耕地开垦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B.摊丁入亩政策使百姓不再隐瞒人口
C.一条鞭法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88次组卷 | 1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5 . 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2017-06-25更新 | 3240次组卷 | 5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成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明代前期徽商土地买卖时的契约数和使用的通货情况。此表反映了明代前期
时间契约张数使用通货的类别和次数
洪武至宣德年间42宝钞27、布12、稻谷1、银1
正统至弘治年间123布31、稻谷3、银89
A.货币经济发展尚未成熟
B.社会经济出现大幅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7 . 《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2016-11-27更新 | 1301次组卷 | 44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