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可以养活六到九人,甚至十人,这就使得“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的小农经济发展起来。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铁犁牛耕的推广B.统一趋势日益增强C.商鞅变法的推动D.各诸侯国兴修水利
2021-01-25更新 | 342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的市舶条例中写道:“市舶的勾当,是国家大得济的勾当。……咱每这田地无用的伞磨合罗、瓷器、家什、帘子,这般与了,博换他每中用的物件来。”其中体现的市舶通商原则
A.反映了当时落后的物物交换观念
B.顺应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
C.说明元政府对商业采取抑制政策
D.有利于促进内外贸易的发展
3 .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017-08-04更新 | 6884次组卷 | 1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南宋以来出现了许多以农事耕作和丝棉纺织等为主题的耕织图(如图),这些画作前后因袭少有变化,重场景描绘而轻操作流程与技术细节刻画。据此可知,耕织图的创作(     

图:《御制耕织图》之二(清)
A.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B.缺乏推广的价值
C.反映了农业技术停滞D.重在劝农与教化
2023-02-2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化(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中期汉水改道后,汉口逐渐转变为良港,各处商民集聚,逐渐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清朝中期以后,汉口镇形成了白布街、棉花街等专业街肆,汉口堡等防卫设施渐次拆除。这一变化反映了(     
A.商业分工趋于弱化B.汉口交通条件的改善
C.抑商政策日益松弛D.集镇经济功能的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中国古代朝廷对地方治理多实行“国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而明清时期开始在江南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市镇直接委派县丞或主簿进行坐镇管理,“掌粮马、巡捕之事”。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加强B.经济发展影响治理模式
C.县级政府权力得到扩大D.市镇开始成为政治中心
2022-04-10更新 | 342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段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宋元话本里,故事的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便是将门之后,而到了明代的小说里,主人公却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和“市井细民”了。这一变化说明明朝(     
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出现变化B.士农工商的界限逐渐被打破
C.孕育着社会转型的新因素D.政府以农为本的思想发生动摇
2022-11-11更新 | 40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