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豪强地主庄园,除了役使田里、从事农业生产外,还从事开矿、冶铁、制盐乃至造船等较大规模的手工业生产。这些行业虽历来为国家控制,但私家“与公竞争,以收私利”的情况时有发生。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
A.盐铁专卖制度形同虚设B.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民间手工业发展
C.商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民间手工业逐渐能够和官营手工业相抗衡
2020-10-17更新 | 1528次组卷 | 3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在盐铁产区设立盐官铁官,盐官设置遍及28郡国,铁官设置遍及10郡国,严禁私人煮盐铸铁。这一举措有利于
A.推广汉初经济政策B.扩充地方郡国实力
C.强化对地方的控制D.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汉时期,盐业官营的形式,是在产盐区设置的盐官备煮盐用的“牢盆”,募人煮盐,产品由政府统一收购发放。铁业官营的形式,是由产铁区设置的铁官采冶铸造,发卖铁器。盐铁官营
A.表明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B.增加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C.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D.稳定盐铁价格保障民生
2020-08-19更新 | 202次组卷 | 2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时期出观“千耦其耘”的劳动场景,春秋战国时期出观“五口之家,治百亩之田的现象。这表明
A.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耕作到个体农耕
B.小农经济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模式
C.土地制度由国有制演变为地主私有制
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垫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
A.原始农业的发展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社会阶级的产生D.早期国家的形成
2020-07-22更新 | 902次组卷 | 5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侨育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2020-07-11更新 | 8383次组卷 | 8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228次组卷 | 15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关中各州府客户占当地总户数的比值及全国的平均值(%)
关中诸州府全国平均
雍州乾州同州华州耀州邠州凤翔州
北宋初期4319184124293342
北宋后期(京兆府)29131524102631—34
据如表可知,北宋时期关中地区
A.自耕农经济占据一定优势B.土地兼并现象较为突出
C.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D.农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9 . 《海与帝国:明清时代》在描述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变迁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一条鞭法”施行后,居民不再通过里甲,而是把折算成白银的税粮、徭役直接交给县衙门。上述变化

A.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货币体系
B.凸显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已走向顶峰
C.提高了明朝地方治理改革的有效性
D.改变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对隋唐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