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24次组卷 | 25卷引用:训练专项03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2 . 1828年,江苏巡抚陶澍奏称:“苏城(苏州)为百货聚集之区,银钱交易全藉商贾流通。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办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俱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银运到。”该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的苏州(     
A.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大量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
C.纸币成为主流支付手段D.长途和大额贸易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史料载,明代浙江海盐县的沈荡镇,“列廛(街市商铺)五六百家,五谷、丝布、竹木、油坊、贸店,大贾往往云集”;桐乡县的濮院镇,明万历中丝绸业兴起,至乾隆间,已是“万家烟火”的纱绸中心;炉头镇原为炉头村,在乾隆年间成为“以冶铁为业”“釜甑鼎鼐之制,大江南北皆仰赖矣”。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B.商业的经营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C.江南工商业市镇兴盛D.手工业的经济主导地位日趋凸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如图为江苏邳县出土的汉代捕鱼归来画像石,被《中国农业考古图录》所收录。画面上有两名渔夫,六只鱼鹰,前面一人肩扛鱼叉,手臂上有一只鱼鹰,而其中一只鱼鹰正从嘴里吐出一条鱼。该画像石(     
A.是研究汉代农业的一手史料B.体现了江南农业生产的落后
C.反映了田庄渔业的发展状况D.说明汉代民众生活异常艰辛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饮食特色
先秦时期贵族饮食有“八珍”之说,对用料、烹饪、数量、餐具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士大夫之下“不以鼎食”。
秦汉时期外来食物黄瓜、菠菜、胡萝、茴香、芹菜、扁豆、大葱、大蒜登上国人餐桌,炸油饼、芝麻糊、烧饼等受到热捧。
隋唐时期士人任官或升迁举办“烧尾宴”招待亲朋同僚,意指“鲤鱼跃龙门,烧鱼尾高升”。唐诗中还大量提到西域胡家酒店和胡姬。
两宋时期“北麦南稻”的饮食结构发生变化,烧饼、饺子、包子、刀削面等散布于江南市镇,通宵达旦沿街叫卖。

——摘编自王学奏《中国饮食文化史》

材料二

史料内容史料来源
“五谷皆种,以玉黍(即玉米)、荞麦为最,稻获次之。”道光年间
陕西《留坝厅志》
“洋芋(即马铃薯),此种不知所自来。山多种之,山民藉以济饥者甚众。”道光九年(1829 )
《宁陕厅志》
“包谷、洋芋、红薯三种古书不载。乾嘉以来,渐产此物,然犹有高低土宜之异。今则栽种遍野,农民之食,全恃此矣。”光绪十九年(1893 )
四川《奉节县志》
“外来之人租得荒山,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同治十三年(1874 )
《湖州府志》
番薯“扑地传生,一茎蔓延至数十百茎,节节生根,一亩种数十石,胜于种谷二十倍”。(明)王象晋
《群芳谱》
番薯所需“未半于农功,丰登自倍于百谷”。(清)陈世元
《金薯传习录》卷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古代饮食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2)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为我们研究我国农业发展及社会生活提供了哪些视角。
6 . 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
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D.绘画技术相当高明
7 . 据史料记载,17世纪初,“我吴(苏州)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这反映出当地
A.社会矛盾尖锐B.农耕经济衰退C.手工经营废弃D.雇佣劳动兴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是西汉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这反映了西汉主要意在
时间史料出处类别
元狩三年徒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贷与产业《汉书·食货志》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遣使者赈货困乏《汉书·宣帝纪》生产性借货
地节三年假田与贫民,货种、食《汉书·宣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货
初元元年假公田与贫民,家资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汉书.元帝纪》生产和消费并贷
A.巩固庄园经济的发展B.保护贫农利益
C.维护小农经济的延续D.建立赈贷体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民之赋算口钱,起武帝征伐四夷,重赋于民,民产子三岁则出口钱,故民重困,至于生子辄杀,甚可悲痛。……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自见功大威行,遂从耆欲,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班固《汉书·贡禹传》

材料二 有关汉代赋税政策的一些史料

史料出处
官收百一之税,民收太半之赋。荀悦《汉纪》
贾人与奴婢倍算。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举民孝弟力田复其身。班固《汉书•惠帝纪》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班固《汉书•惠帝纪》
被灾害什四以上,民资不满三万,勿出租赋。班固《汉书•成帝纪》
年八十复一算,九十复甲卒。班固《汉书•武帝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税负沉重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汉朝赋税政策的功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魏晋时期,地方豪强聚族而居。特别是永嘉之乱以来,大量流民依附于豪族庄园,豪族大土地经营所构成的庄园规模很大,史料记载"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魏晋庄园经济
A.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B.促使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妨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2021-01-08更新 | 31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