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4 道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10年,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开幕,沪宁实业界人士成立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并出版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以期“开风气而劝农工”,这些现象(       
A.适应了实业救国的要求B.说明清末新政成效突出
C.推动近代民族工业起步D.促进了国货运动的兴起
2024-04-17更新 | 1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一)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1929~1932年全国纱厂用棉分类占比(%),由如表可知(     
年份中国棉美棉印度棉埃及棉其他
192968.2513.6617.990.040.06
193063.1113.6022.760.210.32
193149.6726.4323.290.430.18
193252.1338.588.810.450.03
资料来源:朱仙舫《吾国纺织今后所需要原棉之质与量》,中国纺织学会编《纺织年刊》,1933年,第7页。
A.中国成为外国列强原料产地B.外国大量对中国进行资本的输出
C.中国棉纺织业开始独立发展D.棉纺织业与世界市场有一定联系
3 . 下图所示为 1926~1936年中国各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对某种或某类产品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与该产品进出口总额之比)的变化情况。这可用于说明(       

A.一战后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增加B.国民政府关税改革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C.贸易结构调整促使官僚资本扩张D.中国贸易逆差减少得益于国际环境改善
4 . 19世纪中后期,轮运业规模较大,被清政府认为是“挽回权利”的主要产业,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生存压力大。而由私人创办的小型机器工业等,主要以国外市场或外国在华企业为依托,成长压力相对较小。该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潮流B.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D.西方列强对华的资本输出受阻
2024-02-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的英国,越来越多曾被视为“奢侈”的商品和服务进入中等阶层生活,甚至社会下层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到奢侈消费中来,奢侈消费日益成为“没完没了争论的话题”。在大讨论过程中,“有益的奢侈”理论承认在所有社会等级中追求生活舒适和便利,同购买生活必需品一样有益。曼德维尔(16701705)更是将这场大讨论推向了高峰,他将奢侈品宽泛地定义为“一切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东西”,公开反驳所有对奢侈的指控,认为奢侈是一项公共福利,奢侈品能够满足人们追求快乐的心理需要,人们沉溺于奢侈品能够推动商业的扩展和穷人就业。这场大讨论使人们不再从道德角度来看奢侈消费的问题,开始关注中等阶层甚至劳工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实践。大讨论也使人们意识到,奢侈消费为产品革新和时尚与设计的变化提供了大量机遇。

——摘编自李新宽《18世纪英国奢侈消费大讨论》

材料二   1931101日,《申报》刊载了《抗日会决议对日绝交范围》:“(一)不买日货,不卖日货,不运日货,不用日货:(二)不以原料及一切物品供给日人:(三)不乘日轮,不以货物装于日本轮船,不起卸日货;(四)拒用日本银行钞票、提取日本银行存款,对日本银行停止收解;(五)不与日本人工作;(六)不雇日本人;(七)不登载日人及日货广告;(八)不接待日本人。”

材料三   近代中国,洋货凭借其质量与价格的吸引力,在市民追求社会地位与时尚潮流的过程中,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品。然而热衷于选购国货,并希望借此实现国强民富的观念也长期影响消费潮流。南京国民政府工商部积极举办国货展览会,并严令各省市总商会,国货商品必须冠以国货字样:社会上也出现了要求商店销售国货并禁售洋货的呼声;与此同时,中华总商会以及各地商会纷纷颁布有关国货销售的章程;当时的新闻媒体也在积极宣传国货;1932年,国民政府宣布将次年定为“国货年”。国货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对普通民众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行为的转变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摘编自谭玉秀、范立君《消费行为下的家国情怀——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阐述17—18世纪英国奢侈品消费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货运动的意义。综合三则材料,谈谈启示。
2024-02-24更新 | 13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青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95年4月底,《申报》刊文“谋富谋强议战议守,朝野上下,费尽数十年之心血,耗尽数亿万之赀财,及(中日)两国交绥,而文臣噤口而不能言,武臣束手而无所用……苟非振刷精神,一洗旧习,恐再阅数十百载,亦不能收富强之效,得战守之功矣”。该文旨在(     
A.强调师夷长技的必要B.反思洋务运动的举措
C.宣扬反清革命的思想D.拥护维新变法的诏令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南通由一个封建的县城比较快速地过渡到近代城市,张謇绝对居功至伟。张謇具有宗法与乡土的观念,他把实业救国的行动率先在自己的家乡进行实践。他在南通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由工业到商业,再到水陆运输公司……他在逐步建立起产业资本集团的同时,全面地促进了南通经济现代化建设。1902年,张謇将大生纱厂之利润本息共两万元拿出创立了通州师范学校。最后,张謇在南通创立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特种学校,几乎无所不包。张謇创办教育机构的同时,1906年创办新育婴堂,1912年创办南通医院,1913年在他60岁生日之际,用所得寿礼贺金创办养老院,1914年创办贫民工场及济良所。张謇更是利用清末“新政”的良机,于1908年破天荒地发动民众选举,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以下“准议会”——通州(南通)议事会,并亲任议长。

——摘编自罗一民《张謇打造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1)根据材料,概括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建设南通的时代背景。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有资料显示,1872~1895年,官办或官商合办工业资本额占民族工业总资本额的64.56%,民营工业占33.01%,中外合办企业占2.43%。1896~1911年,上述数据分别为21.44%、57.88%、20.68%。这一变化反映(       
A.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加剧B.晚清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C.洋务运动工业成就显著D.清末经济政策调整有一定成效
2024-01-20更新 | 578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二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为1894-1920年民族工业资本的变化情况。其中,推动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欧洲列强忙于战争B.群众反帝爱国斗争
C.政府鼓励兴办实业D.官僚资本大力支持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3——1920年,华资煤矿机械开采的煤产量从54 万吨增长到328万吨,开采比重从7%上升至23%。由于欧洲各国战争的需要,锑、钨等稀有金属的价格猛涨,中国的开采量亦大有提升,至1918年,我国锑矿和钨矿产值跃居世界首位,使民族厂矿大为获益。水泥工业始于 1907年周学熙在唐山创办的启新水泥公司,初期投资 100 万元,到1921年增至880万元,年产量由18万桶增至71万桶。一战期间新开设的还有上海水泥公司、太湖水泥公司、大冶水泥公司等,均在市场上获得了较大成功。

——摘编自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27—1931年间较为平稳,1931、1932 至1935年间陷入了深刻的危机,1936、1937年明显好转。依据刘佛丁提供的统计资料,1927—1931年间民族资本制造业及公用事业投资年平均增长 6 662.6 万元,年递增率为14.6%。 1931——1935年,年平均增长1576.7万元,年递增率只有2.4%。 两阶段的差别是明显的。

——摘编自王方中《1927—1937年间的中国民族工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13—1920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及其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影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2024-01-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