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下表为1914—1936年中国工业新式生产与旧式生产的增长额(1936年币值:亿元)及其比重变化情况。这表明(     
时间比较项新式生产旧式生产合计
1914年产值2.90149.91152.81
比重(%)1.8998.11100.00
1936年产值13.12193.35206.47
比重(%)6.3593.65100.00
1914-1936年增长率(%)7.101.16-
A.近代中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B.民国政府压制近代经济发展
C.传统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2023-05-10更新 | 2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河北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考历史试题
2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规定,鼓励发展手工业及其他可能开办之工业,奖励商人投资,提高工业生产。此外,边区政府颁布了优待华侨投资办法;帮助在延安的华侨兴办工矿实业;对于资金不足者,酌量予以贷款之协助,原料及产品享受政府减税或免税之奖助。上述规定(     
A.发展了实业救国的思潮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C.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D.扩大了敌后战场的国际影响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时间船只
(艘)
生丝
(斤)
丝棉织品(斤)糖(斤)药材(斤)颜料染料(斤)矿物(斤)皮革(张)
1711年5450267200214944754907788605708171332760185821
1804年11241314366725600090921814122982705432294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2023-01-04更新 | 321次组卷 | 1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一调历史试题
4 . 1885年以后,中国进口商品有鸦片、棉纱、棉布、棉花、毛织品、食品、日用品、文具、玩具、五金器材等。中国出口货物种类,主要有豆类、草帽辫、草席、花生、皮毛、桐油、锡、猪鬃等这反映出,当时(     
A.鸦片贸易开始实现合法化B.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落后
C.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D.中国民族工业失去活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
年份
国别
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环境有所改善B.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
C.中国争取关税自主权的成果有限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关税率稳步提升
6 . 1933、1947年上海等六个城市的工业简况如下表所示。(     
城市厂数(个)工人数(人)
1933年1947年1933年1947年
上海34857738245948367433
天津122412113476957658
汉口4974692499221048
广州11044733213125085
重庆4156611293834367
西安1006915055913
上表可以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A.城市民族工业持续发展B.国统区经济面临崩溃
C.民主革命阶级基础扩大D.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60年代之前,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方式以鸦片走私和“苦力”掠夺为主;19世纪60年代之后,方式则由非法掠夺逐渐转移为商品的不等价交换。这种变化意味着(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力减弱
C.晚清政府的外交努力初显成效D.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8 . 钱理群在《1948:天地玄黄》中记载了民国某杂志刊登的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小品所反映的情景导致(       
A.官僚资本彻底崩溃B.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C.民族资本迅速发展D.民族工业陷入困境
9 . 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上述言论目的是(       
A.总结历史上变法的经验教训B.推进洋务运动的开展
C.为戊戌变法的实施提供指导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2022-06-28更新 | 912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如表反映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
主张
张之洞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
李鸿章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
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
2022-06-08更新 | 5666次组卷 | 52卷引用:河北武邑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