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如表是上海轮船招商局大事记(部分),据表可推断
时间事件
1872年李鸿章上奏《试办招商枪船折》,提出该局“官督商办”,以“渐收利权”。
1876年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获7艘海轮、9艘江轮,运输航线得到扩充。
1882年依靠英国伯明翰矿务公司的技术。投资创办开平煤矿。
A.外国企业的竞争力下降B.“自强”目标初步达成
C.清廷经济实力有所增强D.“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2022-05-28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深州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以下是1936年与1920年相比,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状况及其发展程度(单位:万元)(国资即官僚资本,私资即民族资本)统计表。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业别1920年1936年
国资私资合计国资增长%私资增长%合计增长%
工矿业11414450705648457563404.3188939319.2246502336.4
交通业555381290767635164891196.91590523.2180796167.3
商业230000230000300042000082.642300083.9
金融业232531027001259535878182427.9214430108.8802248536.9
总计90205390677480882813272801.6839274114.81652546243.6

A.工业资本的产业结构变化明显B.官僚资本已成为垄断势力
C.采用行政强制手段吞并民营企业D.私人资本发展势头强劲
2022-05-27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深州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抗战的不同时期.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区域的选择上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1932年,受日军侵华形势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决定成立西京筹备委员会,以长安为陪都进行建设。

——摘编自吴元、童莹《战时华侨投资国内空间分布:基于政策视角的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纸所给地图中画出1932年之前、1932年之后、1937年底之后三个阶段海外华侨在国内集中投资的主要区域及其方向变化,并任选其中一个区域说明理由。(要求:按图例要求圈画出大致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方向;说明充分,表述清晰。)
2022-05-24更新 | 38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19世纪60年代,外商往往通过“中国雇员将大量货币送往乡村”的“预约订购”方式来实现对丝、茶的收购,不必亲自深入内地。19世纪70年代以后,出口贸易的广大中间环节以及广大从事丝、茶生产的小生产者都落入了外商和买办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之中。这反映出
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欧美列强加快了对华资本输出
C.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陆地区D.中国农副产品的商品化进程加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战时期的北洋政府,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但在经济上并不排斥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后,振兴实业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同时北洋集团中也有不少军阀、官僚、政客,为近代企业丰厚的利润所诱惑,纷纷投资近代工矿、金融企业。这一状况
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B.促进了近代中国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C.助推了民族经济发展迎来黄金时期
D.表明北洋政府的统治符合时代要求
6 . 下表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材料
明朝中后期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籽轴而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十九世纪中期我国的传统手工业,在鸦片战争后,受到帝国主义商品入侵的破坏,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同归于尽。

——摘编自吴承明《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几个问题》

十九世六十年代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现代企业,使中国经济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从时间上说,洋务企业虽比外国在华企业迟,但比私人资本主义现代企业早。.洋务企业揭开了中国采用机器生产的历史。这批企业成功或失败,对早期私人资本家来说是一次示范。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十九世纪末民营企业从1870年到1894年,共计有151家,总资本只有洋务企业的九分之一。1872年陈启源创办的继昌隆丝厂,生丝行销欧美,获利颇丰。1894年,广东的机器缫丝业发展到88家。

——整理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一战期间1902年起,荣氏家族第一代代表人物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14年至19228年间成长迅速,其产量占到其时天下面粉产量的29%。

——摘编自《荣氏家族百年神话》

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022-04-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一战期间,面对列强烟草公司商业上的打击和诬陷。作为反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将英美和日本的烟草公司同帝国主义侵略联系起来,并宣称“中国人应抽中国烟”,很快扩大了市场。这表明
A.爱国主义影响大众消费心理B.民族烟草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C.实业救国思潮促进工业发展D.欧美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
8 . 1872年,李鸿章决议创办轮船招商局,并提出“官督商办”的企业制度。他认为政府从事商业,必须掌握经营主导权,并成为最大受益者,引进民间资本以及买办人才,都是资源缺乏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这反映了
A.官督商办意味政府与商人实现了对等B.洋务运动中政府与商人的矛盾不可调和
C.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D.官督商办是洋务运动过程中的权宜之计
9 . 晚清民国时期福建安溪有一种茶商,专做南洋买卖,在山设茶庄,茶件托厦门代配出口,由茶栈负保险责任,直接输出到南洋一带。安溪茶叶产销现象说明了当地
A.经济向近代化转型B.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C.对外贸易规模扩大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10 . 洋务运动期间,洋务官员张之洞、王先谦等人劝谕民间开矿并使用机器,丁日昌等人鼓励民间兴办新式轮船,李鸿章率先授予华商火柴专利,等等。这些举措
A.有助于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B.消除了近代官商之间的经济矛盾
C.促进了我国近代工业体系的建立
D.加快了我国民族工业的独立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