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B.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C.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2020-10-18更新 | 112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指出:“(向西方学习)就经济方面而言之,咸同两朝,偏重在求强;光宣两朝,偏重在致富。”材料中的转变
A.表明洋务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B.体现出清政府根据时代变化适时变革
C.说明民族危机促进了晚清经济思想近代化的转向
D.体现了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到制度的历程
3 . 有历史学家曾提出,研究历史要坚持“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的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与“西用”均落后时代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是激进派反封建之必须
4 . 由如表可知,该学者
A.注意发掘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B.认为其摆脱了对外国人才的依赖
C.比较关注企业的生产效益D.关注到企业自主自强的民族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人考察了32个传统手工行业,鸦片战争后衰落的有7个,继续维持的有10个,发展并向机器工业过渡的有15个,另外还有新兴的手工行业1个。由此说明
A.传统手工业是近代工业产生途径之一B.列强侵略促使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C.鸦片战争以后自然经济加快向前发展D.政府扶持促使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6 . 鸦片战争后,依附于外商的买办首先在上海诞生;至60年代买办“于士农工商之外,别成一业”,广州有不少失去垄断特权的行商纷纷到上海充当买办。据此推知
A.广州行商最具买办职业优势B.上海外贸地位逐渐超越广州
C.买办的社会地位高于“四民”D.买办阶层被动参与对外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带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这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手工纺织部门日益萎缩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8 . 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中国和印度红茶在英国市场上的相对地位变化情况表(五年平均)。中印相对地位变化反映出
时间以中印总销量为100
中国红茶印度红茶
1865—186994.06.0
1870—187487.412.6
1875—187980.619.4
1880—188468.032.0

A.世界茶叶贸易的国际竞争加剧B.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拓展
C.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放缓D.中国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人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了(        
A.中国的工业迅速向近代化转变
B.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发展
C.中国富强引起西方国家的敌视
D.军事工业的迅速发展源自战争的失败
10 . 1942年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布:“茶盐为日用必需品,关系国民经济至巨,业经中央决定实行专卖,所有过去原有专商引岸及其他关于私人独占盐业之特殊待遇及权益,应即自专卖实行日起一律废除。”这一政策
A.推动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B.其目的是适应抗战的需要
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D.抑制了官僚资本膨胀的势头
2020-09-27更新 | 91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