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0 道试题
1 . 下图是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统计,据此可知
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A.19世纪中晚期城市化率上升与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有关
B.1901年城市化率上升与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有关
C.20世纪20年代城市化率上升与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有关
D.20世纪30年代中期城市化率上升受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研究清代中英贸易时发现,1752年到1800年之间,有1.05亿银元流入中国,而1808年到1856年之间,则有3.84亿银元反向流动。以下选项符合材料的是
A.中国传统手工业具有竞争力B.民族资本主义在不断成长
C.工业革命导致银元反向流动D.中国与美洲贸易联系加强
3 . 据统计,1916年中国的关税收入在财政总收入中仅占24.4%,至1934年已上升到40.6%。在正常情况下,关税收入占当时政府财政收入半数以上,有些年度甚至高达60%-70%。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滥征苛捐杂税B.国民政府逐年提高关税税率
C.国民政府实行关税自主政策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2021-12-25更新 | 466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术约500家,散布在福州市内及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庄行将原料棉纱分送给各机场织制,制成的布再由染场收回,贴上本庄招牌出卖。这说明
A.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动B.福建农村近代工业占主导
C.通商口岸带动周边地区发展D.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深远   
5 . 1885年,英德争夺清政府军舰的建造订单,德国首相俾斯麦指示伏尔铿船厂,“卓越地和准时地执行中国这一订购,具有重大意义。”这表明
A.增强军力是洋务运动的核心目标B.民族工业削弱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近代外交原则D.列强依靠技术输出攫取在华利益
6 . 据图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A.生产设备依赖进口B.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C.工业发展极不平衡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7 . 自古以来,一定时期工商业的地区分布反映着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工商业分布图                                                                                                       明朝工商业分布图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一、二中工商业区域分布的变化及原因。
2021-10-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近代化因素的成长需要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公元9世纪中国出现了汇票形式的纸币(飞钱),用于从遥远的外地购买商品。随后私人金融家开始发行票据,只需付3%的手续费即可兑换成现钞。1023年政府收购了最有名的一家钱庄,票据首次兑换成由政府担保的纸币。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需要同样发达的经济组织。宋朝时的申圆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

——(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   在十六、十七世纪,西方国家已经崛起了……这一时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以及英国已经经历了几代霸权的嬗递,这背后的推手是什么呢?一是民族国家的兴起,也就是我们政治上所说的封建国家的解体,或者说封建制的解体,以及商业革命——商业革命使欧洲商路畅通,也直接打通了世界商路,商业制度本身的行会制度也日渐没落。二是手工业的革命,西方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工业革命之前,首先经历了一场手工业的革命——能够制造出蒸汽机来,就说明这些国家的手工业工艺已经相当精湛。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清政府开展“王朝中兴”的部分措施。



(1)材料一中的外国学者认为宋代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请根据材料一来说明该观点。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崛起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崛起对全球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简要评述清政府开展的“王朝中兴”措施。
9 . 光绪十六年(1890)宜昌海关在报告中说:“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用洋纱更贵。”材料现象
A.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2021-09-29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
10 . 到1936年,中国关税收入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
A.说明北洋军阀政府实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政策
B.反映了二十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没有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
C.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早期实行了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
D.是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的结果
2021-09-2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