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10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读“南京国民政府1941~1947年发行的法币数额图”。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A.广发货币以助推经济发展B.大量印钞以改善国计民生
C.聚集财力以争取抗战胜利D.滥发货币致官僚资本膨胀
2022-07-1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1894年,仅桑蚕茧的出口量就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①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②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③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④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4 . 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局势形容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188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一书》中指出:“今海外略地已竞,合而伺我,真非常之变局也”。“变局”实质反映出(   )
A.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B.两人呼吁清廷革新图强
C.外来入侵冲击国人夷夏观念D.国民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96年,汉阳铁厂改组之际,张之洞说:“环顾四方,官不通商情,商不顾大局,或知洋务而不明中国政体;或易为洋人所欺;或任事锐而鲜阅历;皆不足任此事。”据此可推知,张之洞改组汉阳铁厂倾向于
A.“官督商办”B.“官办”C.“中外合办”D.“商办”
2021-05-20更新 | 320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866年在福州设立福建船政学堂,门上楹联为:“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使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楹联中的精神
A.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具体体现B.有利于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变法图强运动的兴起D.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7 . 1864年8月,总理衙门在广东省奏定的同文馆十五条章程的基础上,规定“(广州)同文馆学生如三年学成,驻防满汉旗人应准作为翻译生员,准其翻译乡试,并文乡试。其汉人世家子弟,应准作监生,一体乡试,并均准充翻译官”。这一规定
A.开启了科举改革的先河B.助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C.体现了中西文明的碰撞D.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8 . 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大隆机器厂就能够生产织布机,到1928年,该厂开始大量制造织布机;到1937年时,大隆机器厂生产的纺织机械已经令英商怡和纱厂的大班“极为注意”,“诚不料中国之大隆厂,竞有如是之优良出品也”。材料表明
A.中国的重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B.中国机器制造业能与列强竞争
C.国民政府保护民族机器制造业D.中国近代机器生产得到发展
2020-10-21更新 | 35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迹,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成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0-10-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41年以后,国统区的经济、国民党政府的财政开始陷入困境,1943年以后达到非常严峻的地步,而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却大大加强,这就使人民对国民党统治更加不满。抗战时期国统区的这一状况
A.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B.反映了国民党政治地位的下降
C.导致国民党的统治迅速崩溃D.反映了共产党政治影响力提升
2020-10-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