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1947年,'海的美资报纸《大美晚报》披露合众社的一则消息称:目前中国的国营商行购有价值数十万万元的进口货物,绝不受结汇限额及进口条例等限制,中美商人对于宋子良主持之孚中公司、孔令侃之扬子建业公司,利用特权,经营商业,尤多指摘。该报道表明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B.美国加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官僚资本扩张引起社会不满D.国家干预经济程度有所削弱
2022-05-07更新 | 28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靡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A.关注民用企业市场竞争力B.视航运业为洋务发展关键
C.重视国防工业的独立安全D.受到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2022-04-21更新 | 822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苏省盐城中学2022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72年,轮船招商局经李鸿章奏请清政府批准,于上海设局招集商股成立。此前,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垄断着中国近海和长江航运,它联合英商,对招商局展开压价竞争,招商局依靠清政府漕运、借款等补助,在压价竞争中生存下来。1876 年春,旗昌准备出售产业,12月,招商局唐廷枢、盛宣怀、徐润向两江总督沈葆桢详细察述购并旗昌的利弊,并请求拨借官款支持。沈葆桢对借官款之请“毅然许之”。1877 年3月,旗昌产业正式换旗过户,转归招商局所有。购并旗昌产业以后,招商局无论航轮艘数、航轮吨位和运费收入,都翻了一番以上,加上从旗昌接收下来的一大批航运技术人员,更大大充实了招商局的实力,这就为该局今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

——摘编自姜铎《略论招商局历史上的三次发展》


根据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 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4-21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新高考基地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4 . 据统计,近代进口商品中,钢铁进口占比在1871—1893年,基本上保持在1%上下,1885年以前,“事实上没有机器进口”;1871年至1893年间,消费资料占91%以上,生产资料只占8.1%到8.4%。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A.重工业发展未起步B.外贸入超情况得到改善
C.民族工业发展缓慢D.自然经济处于从属地位
2022-04-1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高考考前模拟(二)历史试题
5 . 1912年后,中国面粉工业主要集中在上海、天津、汉口等通商大埠与江苏等沿海地区的局面发生改变,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区的城市也相继出现了新设的机制面粉厂。这一变化
A.体现了实业救国得到基本落实B.表明工业发展环境已根本改善
C.得益于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均衡发展
6 . 读以下关于中国国内市场的商品总值、本国产品及进口产品总值统计表。可以看出当时

说明:“规元”为中国近代通用的一种记账单位。
A.贸易开放推动了国内市场发展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C.西方商品已基本占领中国市场D.列强在对华贸易中处于逆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15年4月,《大公报》针对欧洲形势发表评论称:“交通阻绝,航路危险,舶来物品,一时难以运输,洋货之价目,陡然增高”。该现象对中国的影响是
A.推销国货获得了天赐的良机B.列强对华商品输出有所增加
C.物流不畅使工商业陷入萧条D.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2022-04-02更新 | 422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是我国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时期,史谓“书籍之有雕版,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在宋代统治阶级治国方针的指导下,“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整个社会读书之风盛行。宋代史学、金石学等学术活动和宋词、评话等文学创作空前活跃,因此刊刻学术著作和诗文集的人很多,文化的繁荣大大地促进了图书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宋朝的皇帝都极其注意对图书的收集典藏和整理,《太平广记》《册府元龟》)就是在太宗、真宗的主持下编篆刻印的。宋代书商刻印发行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儒家经典著作、科考程文、生活用书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所有的图书门类,满足了宋代不同社会阶层的阅读旨趣和购书需求,在中国出版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卢厚杰《宋代书商市场意识述略》

材料二   报纸“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被国人共知是有一个过程的,20世纪初,洋货充斥于中国市场,受到洋商靠广告推销货物的启发,以报纸广告作为商战的利器,华商吹响了国货与洋货角逐的号角。清朝末年受外力的影响,重商思潮“第一次被社会普遍认为是国计民生的根本所在”。清政府颁布了《商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等,以维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这一时期商业教育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地职业学校相继创办,有识之士也纷纷在商科教育中,增设广告学课程。一批最早出国学习或经营实业的有识之士纷纷将国外的译著或广告技艺介绍到中国,这些对于国人广告观念的觉醒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审时度势的华商积极利用这一高涨的社会情绪,用“中国人请用国货”等口号在社会各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货运动。“广告者,乃攻城掠地之工具也。盖商人以诚信为壁垒,以广告为战具,广告精良,犹战具之犀利也。”

——摘编自杜艳艳《中国近代华商广告观念的变革及动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书籍刊刻产业空前发达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初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影响。
2022-03-29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2022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江苏卷)
9 . 福州船政学堂《艺局章程》明确规定:“性慧夙有巧思者,无论官绅、士庶,一体入局讲习”。另在招生地域上除招收本地资性聪颖、粗通文字子弟,还扩展到宁波、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以及地处香港一带的学校。这反映出,洋务运动期间(       
A.教育机会均等B.社会需求转变C.社会观念趋同D.地区差异减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载,1878年无锡生丝产量达13.8万斤,成为江苏省最大的产丝县。与此同时,蚕丝贸易十分活跃,"一年也有数十万金之巨",1880年无锡输出生丝近20万斤,其中四成出口海外,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蚕市场。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无锡
A.蚕丝产销规模无出其右B.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显著
C.形成了完善的市场体系D.蚕丝主要面向对外贸易
2022-03-15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