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集中地表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趋向瓦解之上。1415世纪以来,英国的毛纺织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工场手工业最为发达的部门,号称是英国的“民族工业”,由于工业人口和城市增长的较快,促成了对羊毛等经济作物和商品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使农业产品的市场被看好,农业成为有诱惑力的、有利可图的行当。于是有不少商人资产者决意投资农业,到乡间去头办牧场、农场。为此,便要向贵族租地,资产者所出的较高的地租,深深刺激着他们贵族们,起初土地只是出租自己的直接领地,后来开始圈占农村公社的公有地。再后来以强力手段驱逐农民。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大致始于15世纪,16世纪前期达到高潮,此后,愈演愈烈。圈地运动导致大批农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他们的一大部分,或是留在乡间,成为农场中的雇佣工人;或是流入城市,成为供企业主选择服佣的自由劳动力。英国农业领域的这一重大变革,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发展的需求下自然形成的。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鸦片战争后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由于输入的洋货为机器制品,物美价廉,竞争力强,使不少土货滞销,如东南沿海一带盛产的土布、土纱,因洋纱洋布的剧增,而陷于困境、欧美各国在对华倾销商品的同时,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扩大了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中商品经济作物的比重,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在近代中国,这一变化是外国资本在中国扩展殖民地贸易和实行经济侵略而强行促成的,因此又不可避免地要服从西方资本主义总体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成为它们的附庸,这种变化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经济的烙印,呈现出一种畸形状态。

——摘编自郑师渠主编《近代中国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过程的主要不同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中英两国封建自然经济趋向瓦解的共同历史因素,并分析两国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对本国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农副产品的出口贸易遭受重创:上海日常积压的货物约三万吨;杭州的出口货物如生丝、茶叶、羊毛、杂粮等农副产品被迫停止交易;汉口市场的牛皮、芝麻、油类、布匹等商品“皆因出口稀少,顿减其值”。这表明
A.近代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B.传统家庭手工业濒临破产
C.近代经济深受世界市场影响D.战争阻断中西方贸易交通
3 . 对如表分析正确的是
西方主要国家在天津开办洋行的情况
国名1905年1906年
洋行数员工数洋行数员工数
美国22854390
英国32500601500
德国2938752518
法国1424221250
俄国61246104
日本601838721914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B.日本成为欧美列强在津角逐的劲敌
C.清末“新政”取得巨大成果D.一战影响了欧美在津洋行数量增长
4 . 1927年,我国第一台国产缝纫机在上海协昌缝纫机厂诞生,起名“红狮牌”;1940年,改名为“金狮牌”:1946年又更名为“无敌牌”,取“打败天下无敌手”之意。据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A.革命与生产实现高度融合B.民族危机激发企业家爱国情怀
C.缝纫机生产达到世界水平D.企业家都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2021-10-11更新 | 15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高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国强民富为已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奏称:“该局船不时驶往东南两洋,今且骚骏开始赴西洋之先路。直、晋、豫等省旱灾之时,该局船承运赈粮,源源接济,救活无数灾民。往岁台湾、烟台之役,该局船运送兵勇迅赴机宜,均无贻误,洵于时事大局有神。”

——朱荫贵《朱荫贵论招商局》

材料三   “抗日战争期间,招商局广大员工深明大义……在江阴、上海十里铺、马当等六处沉船塞港,招商局共献出船舶18艘……。招商局员工冒着敌人的炮火,日夜兼程,抢运人员物资入川,千方百计开展敌后军事运输与商货运输,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竭尽了全力。”.

——张后铨《试论招商局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材料四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招商局再次勇立潮头,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一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反映了中国企业在中国近现代历程中的精神与风貌,因而“极具标本价值"。

——李建红《书写中国自己的企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招商局”的诞生与哪——重要历史事件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重要历史事件的地位。
(2)据材料二,概括招商局有益于“时事大局”的依据。
(3)据材料三,归纳招商局“大义”的主要表现。并指出“大义”之举在当时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招商局跨越了哪几个历史阶段?并谈谈你对招商局“极具标本价值”这一结论的理解。
2021-09-1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20世纪初,浙江省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在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掀起了开办实业的高潮。至1911年,浙江有各类工厂2493家,其中知名新式企业有122家。这主要得益于
A.浙商浓厚的逐利传统B.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加深
C.相对宽松的成长环境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7 . 1927年,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成立,联合会以“谋实业发展,国货进步,挽回外溢利权,增进社会公益”为宗旨;此后,上海30余家中小国货工厂也联合成立了上海国货团,积极进行国货宣传,举办国货展览会。上海国货团体的成立
A.促进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B.均衡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布局
C.营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环境D.消除了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合各家学者看法,清末中国工业未显著发展的原因约有下列几项。

①关税不能自主,外商在中国拥有许多特权,使中国工业难以大幅发展。

②外商在中国设立的企业,……因其所获利润多汇回本国,故其发展对中国国内经济的助力不大。

③因金融组织不够健全,一般人仍以土地、高利贷为主要投资对象,这导致工业发展的资金不易筹集。

④清末农业的不发达,以致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都市人口增加之后所需的粮食,以及销售的工业产品市场,均不充裕,这是工业未能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⑤工业本身管理的不健全,如官方干涉、没有企业精神、滥用外籍人士或多用族亲本籍等。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论述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9 . 某学者认为,近代前期中国的投资按行业分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竞争型,比如纺织、采矿和轮船运输业等,主要由清政府创办;另一类是依附型,比如缫丝、榨油和小型机器工业等,主要由私人创办。这两类行业(  )
A.是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B.使近代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合理
C.有利于抵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D.延缓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进程
2021-09-06更新 | 32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指出:主要农产品的商品值,按不变价格计算,在1840-1894年的54年间,增长还不到倍,年率不足1.3%:在1895-1920年的25年间,约增长47%,年率约1.6%。这说明了
A.列强商品倾销使得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B.工业化发展对自然经济冲击作用明显
C.农村经济中自然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
D.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