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年战争以后,英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殖民地的征税法案,以偿还战争的债务。北美殖民地人民抗议不息,并采取不进口行动等方式,联合抵制英国的商业。1770年,英国议会做出了让步,取消了除茶税之外的其他税收。但由于茶税的存在,波士顿茶商同英国东印度公司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波士顿茶商对东印度公司的特权十分不满,愤怒的茶商在1773年将3艘英国商船上的茶叶倒入大海。不久,英国制定了打击波士顿的“波士顿港口法”。纽约、弗吉尼亚以及其他殖民地纷纷指责英国的措施违背宪法,危害了殖民地的自由。各殖民地表示将派遣代表召开大陆会议,他们将坚决执行大陆会议的决策。1774年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宣布抵制英货,特别是停止输入英国的茶叶和酒类,因为这些进口的饮料不够“爱国”。

——摘编自雷芳《“波士顿茶会”与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召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依仗特权逐渐控制了海关,在中国大肆开设洋行以对华进行经济侵略。1915年因“二十一条”的签订,1919年因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和1927年固日本出兵干涉北伐战争并制造了“济南惨案”,中国先后多次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并得到了全国的学生团体、商人团体以及部分政府官员的积极响应。抵制日货运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并成为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重要外交策略。在抵制日货运动的同时,不少明智的爱国企业家认识到抵制日货只是一种消极的行动,它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我国经济衰落的困境,于是他们在积极发展国产精品的同时,大力推进提倡使用国货的爱国运动。在民国时期,抵制日货运动逐步发展为倡导国货、改良国货运动,推动了我国国货向前发展。

——摘编自王春馨《从“抵货运动”到“国货运动”看民族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美殖民地抵制英货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美殖民地与中华民国时期抵制外货的异同点。
2021-07-31更新 | 25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观察下图。它反映了
A.经济形势与政府决策的关系B.民族情感对民族工业的影响
C.经济发展对社会环境的依赖D.经济发展与政治运动的互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世纪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受到海外市场的拉动,但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却遭到明清统治者极其顽固地抵制。清代初年,政府规定:私自经营进出口贸易者一律处死,货物全部没收。到了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严格规定“洋船只许在广东收泊”。夏燮的《中西纪事》中也记载了当时“洋行据为垄断之利,诛求不已,串通官吏,税费日增”,各种货物的税率没有明确规定,并且存在“向来人要税,货也要税”的现象。18世纪后期,面对西方殖民者以外交手段与中国建立贸易交往关系的诉求,清政府却认为西方商人是慕华而来,倾心朝贡,广州知府蓝鼎元便指出“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的严重问题。

——摘编自刘玲《明清之际东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及其丧失》

材料二1890~1912年,全国资产万元以上的纺织厂有25家,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有21家,当时“妇工、童工的劳动已经成为新式工业尤其是纺纱的重要力量”,家庭手工业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近代华侨在国内的投资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如厦门工业80%~90%的厂家都是华侨投资或与华侨资本有关,厦门的裕昌米粉厂每月出产的10余万斤米粉还大批配运至南洋各地。1920年,厦门地方人士发出开辟马路的倡议,成立厦门市政会,负责工程审议和筹款,进行马路建设。据1930年统计,泉、漳两市共计有泉国公司、泉洛公司等23个汽车公路公司,行车里程达1691公里。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沿海在全球尤其在东南亚经济圈中的战略影响愈益广泛。

——摘编自张莉《近代华侨投资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变迁——以闽南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区丧失经济发展机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时期我国大力创新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
5 . 1876年,《申报》的一篇文章讲到,作者在数年前提倡用机器仿织洋布,有人讥讽他“但欲为西国出售机器,不顾有害于中国女工”;如今,友人认为:“广购机器仿织洋布,非夺中国之利,实分西人之利也。”作者还对中国没有致力于这一“生财大道”而深为痛惜。由此可知
A.新媒介宣传实业救国思想B.民族机器织布业遭到压制
C.国家主权意识的逐渐增强D.统治集团无意于进行改革
6 . 近代大东惠通银行,华商股份占了十分之八,该行的议事章程明确规定:增加股本必须事先“邀各股友会同公议”。然而在1893年的增资中,银行洋董不但事先没有召集华籍股东讨论,擅自根据所谓银行定章,决定凡不如期增加股本者,“即以在股之份作废”处置,造成了华籍股东的被动和不安。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
A.洋务企业力量弱小B.民族资本发展艰难
C.奖励实业政策落空D.列强资本输出加剧
7 . 【近现代楚商】

材料一   明清直至民国时期,位于湖北武汉的汉口,贸易逐渐地发展起来。粮食、茶叶、食盐等重要商品物资都在汉口进行中转,流向全国各地。汉口也因此成为中国的四大名镇之一,号称九省通衢。清末时期开通的京汉铁路,汉阳兵工厂的设立,为武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到民国时期,汉口也被称为东方芝加哥,武汉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齐称为大上海,大武汉!楚商在湖北大地上,发展商业、开办工厂,为湖北、为全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摘编自孙科柳《商帮传奇》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楚商已在省外建立38个湖北商会,会员企业14510家,涉足金融、地产、餐饮等各个行业。在全国各地楚商当中,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湘鄂情董事长孟凯、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居然之家总裁汪林朋、名流置业董事长刘道明等,都已进入中国企业家第一方阵,他们在各自经营领域均属于佼佼者。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商会会员企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的领头羊。

——摘编自肖波《传奇楚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楚商”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楚商”发展的作用。
8 . 在工矿业资本总额中,与1936年相比,1947~1948年的国家资本所占的比重从23.35%上升为51.84%,增幅为122.01%;民间资本所占的比重则从76.65%'下降为48.16%,降幅为37.17%。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资本地位日益强化B.战时体制促进工业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衰落D.政府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2021-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05年,美国禁止华工入境,激起中国南北各省一致排斥美货、振兴国货……于是天津创立北洋烟草公司,香港设有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这说明
A.清政府积极践行实业救国政策B.爱国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
C.外来侵略阻碍了中国工业发展D.美国率先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
2021-07-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8年,上海申新各厂的棉纱产量比1947年下降30%。申新厂的创始人荣德生称:“事事限制,不啻无形之桎;层层苛税,何异万民之锁链。”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统制经济体制逐步建立B.国共内战阻断市场流通
C.欧美国家扩大对华倾销D.国民政府盘剥勒索加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