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8 道试题
1 .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表中国近代前期丝织品出口数值表(单位:万海关两)

注:表格数据来自《海关关册》
A.列强商品输出激化市场竞争B.传统自然经济抵制西方侵略
C.丝织行业仍然拥有竞争优势D.民族企业发展迎来短暂春天
2020-09-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英国人赫德,28岁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掌权长达45年,被清廷视为客卿,1901年赫德向列强提供清政府财政报告,具体情况如下表

注:“借款开支”中的债务主要是指1895—1898年的三笔外债。“厘金”是一种商业税,盐也是抽厘对象,即“盐厘”。“常关税”为内地货物通过税。根据上述表格数据,下列分析有误的是
A.晚清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B.晚清统治出现内外交困的危机
C.晚清社会的近代化取得一定进展
D.清末新政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2020-03-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表,表格数据反映了中国近代前期丝织品出口数值表
A.列强侵略激化市场竞争
B.洋务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D.丝织行业仍有竞争优势
4 . 下表反映相关年份洋妙、洋布的进口情况(单位:千海关两)。

此表格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A.中国纺织业的竞争力下降
B.中国成为外国原料的产地
C.中国关税主权完全丧失
D.中国成为外国商品的市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表中数据变动可以用来佐证表格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俄国(苏联)
1909-19110-90+56+46
1919-1921-89-110+32+14
1929-1931-205-76+40+53
A.美国逐步加强对华经济侵略B.英国对华贸易优势逐步加强
C.法国强化对华转嫁经济危机D.俄国(苏联)对华贸易稳步增长
2015-06-24更新 | 183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的经济现代化呈现出曲折发展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摘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材料二   中国通商银行大事年表

阶段事件
创立19世纪末,英、法、德、俄、日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应开设我国自己的银行。18975月,清政府“铁路总办”盛宣怀在上海“招商集股”,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秧持”为宗旨,创办中国通商银行,额定资本500万两,股东多为官僚及买办。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
曲折发展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通商银行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1936年,国民党政府为控制中国金融,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5万元。该行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控制。解放战争期间,其购买的大量公债在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其他资产也被官僚抽逃殆尽。
改制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通商银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12月,人民政府将中国通商银行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据《上海金融志》《中国金融家》等整理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材料中运用数字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2)指出近代中国银行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商银行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2021-08-2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表现说明
有利因素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由于一战爆发,西方各国不可能继续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从而有利于民族工业市场的拓展。
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日本妄图独霸中国,加大对中国侵略,激起各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热情,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日本对华侵略加剧一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分期对外贸易状况
1840年至1914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4.4%,进口物量约增加3倍,出口物量增加约2倍。由于鸦片贸易的,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外贸中心从广州北移至上海。英国始终支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
1915年至1931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6.36%,出口的增长显著快于进口。英国在中外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让位于美日两国。日本一度占中外贸易总额的1/3左右。到193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22.2%,超过了日本。
1931年至1936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年均下滑率为14.7%。美国在中外贸易中居首位。
1937年至1948进出口货物无法正常通行,对外贸易剧烈波动,对外贸易总额最低的年份不到4万美元,最高也只达到76万美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任选表格中所列出的四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分析造成该时期对外贸易状况的原因。
9 . 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表一、表二,提取有关中美科技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0-06-0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树德怀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农产品出口产值增加趋势及所占比重
年份各种商品出口总值(千元)其中农产品
所占比例%
1873年14844938602.6
1893年1817132842315.6
1903年3339618949626.8
1910年59333723195739.1

——摘编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上述表格揭示出的主要问题是
A.农产品出口竞争力逐步增强B.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不断解体
C.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有所改变D.闭关锁国政策已经完全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