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2 . 下面是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简表。据表格可推知(     

时间

创办者及其身份

企业名称

1866

方举赞(铁匠作坊主)

上海发昌机器厂

1872

陈启源(华侨商人)

继昌隆缫丝厂

1878

朱其昂(轮船招商局会办)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1882

黄佐卿(商人)

上海公和永缫丝厂


A.洋务运动的影响深远B.西方工业化成就传入中国.
C.实业救国是重要诱因D.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2022-07-2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化(现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洲志》

《变法通议》《海国图志》
江南制造总局奕䜣张之洞
开平煤矿《新学伪经考》林则徐
《资政新篇》李鸿章《时务报》

材料二  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219198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元以上,8年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1919年随着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  从“一五”时期起到“四五”时期,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涉及冶金、汽车、机械、煤炭、石油、电力、通信、化工、国防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据国家统计局《建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某个侧面,从表格中选出3个相关的关键词,并提炼出一个主题。
(2)结合材料二的信息,说明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近代化发展上的“成功与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这一成就在经济、政治和国防等方面的意义。
4 . 下图为《1887—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表》(出自王玉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研究》)

对以上表格中人均收入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A.1887—1920年收入增加与政府政策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关
B.1920—1936年收入增加与列强侵华放松、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有关
C.1936—1949年收入减少与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之间内战有关
D.1887—1949年收入变化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局势的变动紧密相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地点创办人企业名称
上海方举赞发昌机器厂
南海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朱其昂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落实农村民生问题的实践

时间1950~1952年1953~1956年1958~1978年1978年至今
实践土地改革人民公社
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影响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1)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中国近代企业除表中所列之外还有哪一类?并举出一个代表性的企业。
(2)中国第一家民办机器厂发昌机器厂是方举赞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上海创建的,此厂创办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运用所学知识,将表格填写完整。
2020-07-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一: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家工矿企业,资本总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建22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与生产能力发展变化示意图和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人数的变化情况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时间1842—1894年1895—19111912—1919
人数10万60万200万

材料二:社会主义的讨论,常常引起我们无限的兴味。……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正如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旁流杂出,虽是喷沫呜溅,究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其实一般的社会思想大半都是如此。

——瞿秋白《饿乡纪程》

材料三: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

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1923年6月)


(1)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根据材料一饼状图和表格的信息,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民族工业发展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中,瞿秋白所讲的“隔着纱窗看晓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思想界和爱国知识分子的什么状况?“久壅的水闸……不曾是自定出流的方向”又是什么含义?
(3)判断材料三两段材料分别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通过的决议,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
2019-08-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7 . 读“1843—1855年中国茶叶和丝绸出口量表”。表格数据可以说明当时
1843—1855年中国茶叶和丝绸出口量表
时间茶叶
18431000多包1300万斤
18555600多包8400万斤

A.中国经济被迫卷入世界市场
B.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C.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D.中国垄断世界贸易
8 .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生铁
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公吨436815吨30000吨
193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公吨958683吨556347吨
增长率9﹒4%7%9%40%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
产品名称单位按人口平均产量各国为我国倍数
中国苏联美国英国苏联美国英国
电力7.9219.51144.6514.927.8144.865.2
原煤公斤83.0761.03498.04938.09.242.159.5
生铁公斤1.784.4244.5165.949.6143.897.6
公斤0.995.3376.3255.2105.8418.1283.6
棉布公斤7.3420.2861.4270.382.88.49.6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材料一、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
2017-02-2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表”,根据表格分析下列观点准确揭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规律的是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欧洲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

A.国家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B.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剥削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D.列强侵华态势的变化是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0 . 1933年、1947年上海等六个城市的工业简况如下表所示:
城市厂数(个)工人数(人)
1933年1947年1933年1947年
上海34857738245948367433
天津122412113476957658
汉口4974692499221048
广州11044733213125085
重庆4156611293834367
西安1006915055913
此表可以说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A.城市民族工业持续发展B.外国资本已逐渐退出
C.民主革命阶级基础扩大D.官僚资本进一步膨胀
2023-11-28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