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1917年,大明眼镜钟表公司由亨得利钟表店的创办人王光组与友人合伙创办。新公司采用了看似与汉语专名无关的“New China”作为专名。“大明”与“New China”之间的共性在于都能让人感觉到前路充满希望与光明。与之类似的公司还有Kwang Hwa(光华火柴公司)、Fu Sin Flour Mill(复新面粉公司)等等。这反映了当时(     
A.爱国人士追求进步的愿望B.民族资本家崇洋媚外心理
C.抵制洋货形成社会的共识D.广大民众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10-24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国庆中学2023届高三5月质检历史试题
2 . 20世纪30年代中期,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要求民众和军队在生活上尽量“西化”,成为“文明人”,思想上尽忠于领袖;百姓们说“新生活只不过是富人的新生活,与我们无关。”据此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     
A.抵制苏区土地革命运动的影响B.缺乏现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C.形式主义政策罔顾民生的改善D.推动了近代社会生活更新
2023-10-08更新 | 26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1914年,中国的外国银行资本额不过600万元,其中主要是英国银行资本,但到1930年,外国银行的资本陡增至3亿元以上,增长52.8倍。这一变化说明(     
A.中国资本市场日益成熟B.列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C.币制改革有利吸引外资D.英国势力占据主导地位
2023-10-05更新 | 25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阻挡和压榨中国民族工业的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但这种状况在一战期间有了缓和的机会,“实业救国”思潮也在此时迅速崛起,同时也出现了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群众性抵制洋货运动,使得外国商品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严重滞销。民国初年,中国工业产品的增加,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要满足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如面粉业和冶铁业,由于帝国主义战争的需要发展得较快,纺织业由于进口的减少也得到较快发展。但一战结束后不久,面粉进出口马上转为入超;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在这期间,纺织业由战前的231家增至1920年的475家;而冶炼业由战前的8家增至20家。另外,列强仍然通过直接或间接投资来控制整个中国的工业。如纺织业和采煤业,到1919年,外国资本仍然控制着近60%的布机和75.6%的机械采煤。

——摘编自吴才军《简析20世纪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春天”短暂的原因》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认为苏联的经验对新中国有示范意义,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依靠内部积累迅速建立起强大的重工业,为工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必要的装备,使现代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和支柱,才能加快推进新中国的工业化。国家制定的“二五”计划中指出,中国工业化建设在继续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加强工业布局调整的同时,对国家急需的科学技术领域进行部署,集中力量发展航空、电子、船舶、兵器、核能、航天等系列新兴工业。

——摘编自孙星《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与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不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80次组卷 | 38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9近代中国的经济
6 . 近代绅商张謇重视在其家乡布局工业,逐渐形成了南通“一点”式的工业布局。如图为张謇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示意图(1890—1920年)该示意图表明,张謇的选择(     
   
A.得到了历届政府的大力支持B.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C.意在拓展洋务企业发展空间D.最终实现了实业救国
2023-05-28更新 | 184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5月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20世纪30年代,煤、钢铁、石油、电力、纺织工业、烟草等领域几乎为外资垄断。国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大量依靠债券和借款,并且付给较高利息,使全国投资的70%从工商企业流向政府。这说明(     
A.政府欠缺现代金融手段B.官僚资本主义迅速膨胀
C.民族工业发展十分艰难D.列强资本输出占据主导
2023-05-14更新 | 54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1882年上海《字林西报》在论述兰州织呢局衰败的缘由时提到:“左文襄前任甘督,亦尝购买机器仿制呢绒,然牧场未立,风气未开,万里甘凉艰于转运,资本太重,不利行销,因创办之时,未本通盘筹划故耳。”兰州织呢局的问题可以折射出(     
A.市场狭小阻碍了企业的持续发展B.洋务企业没有突破传统生产方式
C.洋务运动缺乏政策和资金的支持D.封建体制制约近代化的发展进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民国初年,民族纺纱业和外国在华纱厂均得以发展扩大,如下图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欧美逐渐放松对华侵略B.国内经济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C.民族纺纱业处于优势地位D.民族经济发展的主因在于内部
2023-04-07更新 | 459次组卷 | 5卷引用:回归教材重难点06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查漏补缺】2023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10 .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主张兴办工业以实现“自强”和“求富”。孙中山对此评价道:“我国家自欲行西法以来,惟农政一事未闻仿效”,“此亦筹富强之一憾事”。由此可知(     
A.孙中山认为洋务运动收效甚微B.洋务派主张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C.孙中山意图改变小农经济模式D.洋务派忽视农业的近代化发展
2023-03-29更新 | 41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和列强侵略的加剧之洋务运动·课堂例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