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2023-06-10更新 | 7381次组卷 | 38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育英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打破了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政策,认识到“通商惠工,为古来经国之要政”。于是清政府对经济管理机构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创设了商部、邮传部等现代经济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工业发展盛极一时。这说明清末新政的实行
A.意在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B.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C.有力地维护了清王朝封建统治D.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 . 1876年3月,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举行换旗过户。该公司7艘海轮、9艘江轮等全;部财产作价白银222万两,购归局有。12月与英资太古、怡和签订第一次齐价合同,是为中国民族企业对抗外商倾轧的一次重大胜利。这说明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体现了“官督商办”的鲜明特点B.一定程度维护了晚清民族经济利益
C.刺激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出现D.利于近代民族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
4 . 如图是1906—1927年英国、美国、日本、俄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示意图。造成1919年以后四国对华贸易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四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

A.中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高涨B.北洋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C.列强宰割中国局面的重新形成D.西方世界发生严重经济危机
2021-10-26更新 | 666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不平衡。统计出的 9个华资占比重较大的行业,一般的发展速度在 12%~13%之间。这个增长率比之初步发展时期,并不更高,大战时期“黄金时代”之说,更多是指利润优厚,非必指增长速度。……由民国元年至十年,政争兵乱,无年无之。各省军人官吏不仅不能提倡保护其省内之实业,且加之以削剥摧残;故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民初之十年实为黑暗时代。幸而欧战发生,吾国工业乃得千载难逢之自动发展机会。欧战既终,险象即生,吾国工业因参战所得之利,能永久存在不为昙花一现者,窃恐甚少也。

——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资料整理

材料二: 我国国民收入各所有制经济比重表(%)


——据苏星《新中国经济史》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 1912~1920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所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2—1956年间我国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6 . 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及商品粮有所增加;战后,在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刺激下,其出口增加的幅度大为提高,1840~1894年,仅桑蚕茧的出口量就增加了147万担,价值为4157万余两关银。这一变化
①反映出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②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③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
④说明中国经济作物竞争力提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7 . 1896年,汉阳铁厂改组之际,张之洞说:“环顾四方,官不通商情,商不顾大局,或知洋务而不明中国政体;或易为洋人所欺;或任事锐而鲜阅历;皆不足任此事。”据此可推知,张之洞改组汉阳铁厂倾向于
A.“官督商办”B.“官办”C.“中外合办”D.“商办”
2021-05-20更新 | 320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866年在福州设立福建船政学堂,门上楹联为:“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使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楹联中的精神
A.是实业救国思潮的具体体现B.有利于西方思想的广泛传播
C.促进了变法图强运动的兴起D.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所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使人们看到了初露端倪的“外向型”经济。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的果阿(印度)、里斯本(葡萄牙)航线,长崎(日本)航线、马尼拉(菲律宾)航线,把生丝、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运往各国。西班牙人的“马尼拉帆船”则把从福建月港等地运来的中国商品,销到美洲墨西哥、秘鲁、巴拿马、智利。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材料二   政府发起的自强运动,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条约口岸,这些地方更容易获得外国的资助,外国人及其企业如银行、贸易公司和工厂也主要分布在这些港口和租借地。而且这些地方比较安全、外资集中,使得中国商人都移居那里,同时,失去生计的农民也来到城市寻找工作,他们往往在外国人或中国企业家的工厂里聊以度日,越来越多的条约口岸成为中国金融、工业和人口集中之地,如上海、南京、广洲、汉口和天津都发展成为相当规模和拥有一定财富的中心城市。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出现“早期工业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中国沿海和条约口岸崛起的条件。
2021-04-01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枊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北洋军阀政府农商部统计,1914年业企业注册资本是6200万元,1920年增长为15500万元,增加150%;同时,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1914年只占总数的4%, 1920年增长到14%。这一时期
A.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纺织和面粉业发展最为迅速
C.欧美列强加大对华资本输出D.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