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和近代工业的发展

材料一   在明朝,金银矿业实被皇室垄断,直接服务于皇室财政。明政府对金银矿业采取了高度统制的政策,官府垄断经营,厉禁民间私采。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一些具体的政策又不尽相同,政府对金银矿业的政策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基本上处于时开时闭的摇摆不定的状态之中。

——摘编自刘利平《略论明代的金银矿业政策》等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中一些富于变革精神的官员改变“夷夏之防”的观念,以“自强”相号召,提出“师夷”的主张,以最刺痛国人神经的军事工业为切入点,开始了中国最早的工业化努力——洋务运动。作为工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物质材料,钢铁资源开发逐渐受到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李鸿章是19世纪70年代倡议钢铁工业建设最为积极的政府官员。关于开矿炼铁的经济价值,他认为:“此等日用必须之物,采炼得法,销路必畅,利源自开,榷其余利且可养船练兵,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吉利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19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具有钢铁冶炼能力的近代钢铁企业。

——摘编自李海涛《近代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研究(1840192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金银矿业政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时期近代钢铁工业起步的原因。
2 . 清朝同治末年,李鸿章首先倡导发展钢铁业,经过40年的经验积累与学习借鉴,到北洋政府时期钢铁工业的经济地位最终得到国家认可。这主要是因为
A.钢铁工业与近代企业联系密切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为国人共识
C.吸收和借鉴国外经济建设经验D.民族危机和忧患意识渐趋加深
3 . 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一   唐朝时,陆路和海路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也都成为大宗商品。当时中国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前往中亚,西亚及南洋各地定居的有很多,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各城市的也不少。据记载,唐甫宗时,政府讨伐扬州叛乱过程中发现在叛乱中被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2000余人。唐政府在长安设有鸿胪馆专事招待外国使节和管理对外贸易工作,置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征收进出口关税,检查船上有无携带违禁品,保管进口货物,收购政府专卖品等。据阿拉伯人苏莱曼游记所说,关税率约为从量的30%。市舶司有海关的性质,为宋、元、明等朝沿用。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是从鸦片贸易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主流不是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曾经占据进口额的首位。从长期趋势来看,正常的商品进出口交易是中外贸易的主流。下面是18711936年我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近代中国主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出口总值(%)

时间丝及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其他
1871-187352.734.50.1---12.7
1891-189336.924.61.2---37.3
19138.435.312.07.83.30.632.6
19201.618.613.09.13.21.453.1
19313.613.421.48.41.64.147.5
19364.37.81.318.77.73.957.2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的认识。
2022-0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12~1916年间,两度出任财政总长的周学熙贯彻“整理田赋,调整盐产,清理官产,施行烟酒公卖"的财政方针,积极“筹办实业银行和兴办工业”,还提出由政府兴办民间无力兴办的大型企业,或由政府参加管理,同时给予经济援助或特殊政策照顾。这些举措
A.利于改善民族经济的生存环境B.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C.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助长了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65年营口海关报告说,“自从营口开放以来,外国船舶的声誉与年俱增,不仅把本港当地木船排挤了一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大孤山的木船生意也抢了过去。大孤山位于黄海之滨,是一个重要港口”。这表明当时
A.中国经济命脉渐被列强控制B.清政府维护外国航运业的利益
C.列强对华贸易优势日益加强D.中国发展新式航运业势在必行
6 . 为实行“社会革命”,1948年国民党当局推出《农地改革法草案》。条文中规定了土地农有、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现役军人服役期间得准其保留农地所有权、自耕农民得加入当地农业合作社等内容。据此判断,这一草案的颁布
A.有利于扩大国民党的阶级基础B.说明国民党效法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
C.是国民政府对民族危机的应对D.体现了国民党对改进统治秩序的思考
2021-12-10更新 | 270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为学者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中所绘制的晚清政府部分时期财政收入表。分析表内信息,可得出关于晚清时期的正确认识是
晚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单位:百万两白银)
1849年1893年1908年
土地税32.835.6102.4
杂税6.565.0
盐税5.015.345.0
国内关税4.71.16.7
海关14.732.9
厘金17.140.0
总计42.589.0292.0
A.呈现社会转型期的特征B.农耕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C.晚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D.经济半殖民地化激化民族矛盾
8 . 民国以来,轮船上茶房行为是“中国佬”脏、乱、差、贪等刻板印象的写照。1934年,中国最大 的航运民族企业民生轮船公司率先采用考试、培训、奖惩、考核、解聘等措施,改变“中国佬” 的国际印象。其他公司纷纷效仿。民生公司的模式及推广
A.改变了国人的精神生活面貌B.有利于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C.得益于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D.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2021-11-28更新 | 29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天河英才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根据沙市海关的不完全统计,1897年进口日本轧花机152台,到1903年已有总数达4000台铁制轧花机经便河输入。“查此项花车,乡民出资购用者无处不有,轧轧之声,入耳可听。”这表明了当时
A.城乡经济联系相对加强B.民族工业有了显著发展
C.清末新政改善民众生活D.商埠自然经济解体加速
2021-11-25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63年秋及1864年初,(江浙地区)中国人曾被高价所诱,差不多卖掉了他们所产的全部原料,不得不购入外国棉织品。”这一现象表明,当地
A.农民的购买力大幅下降B.农村经济破产日益加剧
C.传统自然经济走向解体D.农业生产开始了商品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