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2 道试题
1 . 1937年以前,以绍兴酒为代表的黄酒在酒类消费中占有明显优势,其销售遍及江浙及上海、北平等大都市。1937年以后,四川、贵州等地的白酒异军突起,至1944年四川白酒产量比1938年增长63.39%,贵州茅台酒的产销量亦不断扩大并形成独立品牌。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消费习惯的改变B.社会动荡影响民众消费
C.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D.关税自主利于酒类流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民国时期,广告的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工商界人士重视。据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的《申报》《新闻报》等报纸中,商业广告一般是“外货居十之六七,国货仅十之二三”;推销国货的广告中,除书籍外,“大半为奢侈品及药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民众的购买力比较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C.报刊业发展依赖广告D.民族工业发展不充分
3 . 1900年12月,广东籍华侨马应彪在上海创办先施百货公司,开创了女子站柜台和商品不二价的先例;增加了照明设备,使得卖场白天、晚上一样灯火通明,俨然一座不夜城。先施百货公司一举成名,马应彪也被誉为“百货大王”。由此可知,先施百货公司的成功的重要原因是(     )
A.提升以技术创新为企业的竞争力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商品输出
C.政府的扶持和实业救国思潮推动D.借鉴西方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优点
2022-12-21更新 | 15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检测卷-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期末复习通关测试卷(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张謇全集》有描述张心理活动的一段:反复推究,当自兴实业始,然兴实业则必与富人为缘,而适违素守。又反复推究,乃决定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认定吾为中国大计而贬,不为个人私利而贬,庶愿可达而守不丧。这段材料表明(     
A.实业的办与不办张謇犹豫不决B.清政府严格限制兴办实业
C.当时兴办实业机遇与挑战并存D.“实业救国”思潮已成为主流
2022-12-18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表明说明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方到来并设立新式企业时,清政府并不允许华商参与和设立西式企业,华商采取的方式是“附股”于外商,参与外商在华经济活动并赚取利润。从轮船、保险、银行、堆栈以至纺纱、缫丝、煤气、电灯,从资本在数百万两以上的大型企到资本只有几万两的小型企业,从贸易中心的上海到其他通商口岸,都有中国商人的附股。整个十九世纪,不少企业的“华股”,占公司资本的40%。琼记洋行等轮船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中“华股”都占一半以上;烟台等丝厂和华兴玻璃厂中的“华股”都在60%以上。此时还出现一种华商冒充洋商“诡寄”经营的现象。有的为了逃避税厘和官府的苛扰而冒充洋商,还有华商直接雇佣洋人来冒充洋商经营,如刘祖恩等在吴淞镇开设永源行,暗雇德人内克布,悬挂德旗,希图抗捐赖税。还有华商因为不满地方官保护洋商欺辱华商而集体要求加入外国籍寻求保护。

晚清时期,也有一些官员认为必须改革自身,出现机器采矿业兴办时清廷争议的事例,在轮船、钢铁、机器织布、铁路等领域兴办时,其情形均大同小异。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廷旨准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事宜,派员妥为经理。由此,中国机器采矿业筹办活动逐步展开。

——朱荫贵《晚清社会经济制度之改变:从内在角度的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社会经济制度改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社会经济制度改变的作用。
6 . 1905年,粤商简氏兄弟在香港创办了南洋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施展种种卑劣手段打击,造谣说南洋公司产品系“日本货”改装,面对英美商人掀起的阵阵恶浪,简氏兄弟从宣传振兴国货入手,推出“爱国”牌卷烟,烟盒上“振兴国货”四字感召亿万同胞心。几经萧条、倒闭之危,南洋公司不仅没有被挤垮,反而声誉日隆。据此可知(     
A.是否爱国成为商业竞争焦点B.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生存
C.民众民族情绪决定企业命运D.民国初年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2022-12-14更新 | 30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面对外国棉纺织品不断输入中国,李鸿章曾指出:“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端……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张之洞也奏请光绪帝说:“棉布为中国自有之利,反对外洋独擅之利……今唯有购备机器……以保利权”,二者均得到皇帝的支持。据此推知,外国商品的输入(     
A.致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得到普遍增强B.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D.促使晚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2022-12-06更新 | 19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推理推断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8 . 如图是1895—1898年晚清各地纱厂及其创办人的情况。据此可推知(     
      创办人
      可能为道胜银行的买办
      盛某,上海富绅
通久源   严信厚,李鸿章幕僚,曾督销长芦盐务
      杨宗涟,长芦盐运史;杨宗翰,曾总办台北商务
通益公   庞元济,候补四品京堂
      陆润庠,国子监祭酒
      朱幼鸿,浙江铜元局总办

A.民族工业的布局渐趋合理平衡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巨变
C.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天然局限性D.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急剧扩大
2022-12-06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6推理推断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9 . 如表可用来说明,当时的中国(     
1936年中国工业产品自给状况表
品种产量自给率(%)品种产量自给率(%)
棉纺织品778.53万担79.0橡胶品2210.8万元76.5
丝织品4380万元200.0洋砖瓦385.592.3
毛纺织品879.9万元26.7水泥3.13万桶83.3
针织品2235万元98.3酸类2.4万88.8
塘瓷447.5万元83.5钢铁3万吨5.0
火柴70万箱101.5机械2000万23.5
纸类2566万元38.9车、船610.4万元16.5
革制品433.6万元60.4电气26.9万瓦49.6
A.社会消费水平高B.工业发展较快C.重工业成就显著D.官僚资本膨胀
2022-12-06更新 | 18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7图表数据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10 .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布局发生了一个变化,从此前全国经济的南北不衡,南方经济优于北方,变成了东西不均衡,东部经济优于西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在东部资本输出B.东部沿海具有海运优势
C.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D.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2022-12-04更新 | 440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5比较变化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