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下列图示为1978~1984年中国农民粮食销售(图1)与国家收购(图2)情况(单位百万吨)。这可以说明

A.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B.市场对粮食供求调节作用有限
C.粮食流通渠道呈现单一化趋势D.农村经济所有制结构有待优化
2022-03-16更新 | 460次组卷 | 11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6-【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2 . 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2019-04-24更新 | 657次组卷 | 7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
3 .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下列图示中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表述正确的是
A.结果都保护了农民利益B.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营方式D.都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一五”时期与人民生活相关的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工农业产品19531954195519561957
粮食16683万吨16952183941927519505
棉花117.5万吨106.5万吨151.8万吨144.5万吨164.0万吨
油料385.6万吨430.5万吨482.7万吨508.6万吨419.6万吨
9613万头10712万头8792万头8403万头14590万头
74.5万吨83.4万吨72.0万吨95.2万吨84.4万吨
46.9亿米52.3亿米43.6亿米57.7亿米50.5亿米
原盐357万吨489万吨754万吨494万吨828万吨
食用植
物油
101万吨107万吨117万吨108万吨110万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1-24更新 | 298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历史地图类-【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是1949-1956年我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数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图书馆数量的变化
A.是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结果
B.体现了社会变革和生产关系的调整
C.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事业的成就
D.-直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022-01-21更新 | 317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6 . 下图为“一五计划”期间我国GDP总量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出我国
A.综合国力超越发达国家B.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逐渐失调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
2021-06-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17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7 . 下图是“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柱状示意图,该图充分表明
A.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已胜利完成
B.“三大改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C.“一五计划”是现实发展的需要
D.国有经济占据了国家经济的主体
2022-05-05更新 | 14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图甲、图乙、图丙是中国现代三个时间段(19541958年、19591963年、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依次判断三图相对应的时间段,说明依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国家实行“一五”计划,在国家安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东北地区占56项。在工业布局上形成特色鲜明的工业基地,例如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为核心的长春汽车城、以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为中心的机械加工城,还有鞍山钢都、沈阳飞机城等。通过“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东北在全国范围内最早实行计划经济,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先进的机器和设备。

——摘编自赵传军《东北经济振兴与东北亚经贸合作》

材料二   1980-2004年东北与全国及沿海新兴工业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示意图


1978年以来,东北地区因为生产结构单一,随着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产品滞销,企业亏损,失业严重,面临着经济振兴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王胜今、吴昊《中国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期间东北工业建设的特点,并简述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振兴东北经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021-02-20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2习近平在辽宁考察时强调: 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新局面-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之【年度热点】知识与命题深度解读
10 . 农业机械需求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为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需求量的变化趋势。图表反映了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俅有量变化示意图
A.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B.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敁巨大
C.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D.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2021-01-21更新 | 25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年3月21日 《每日一题》必修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