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二战前,西方国家通过财政预算掌握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一般在10%-20%之间,二战后发展到30%-50%之间,少数国家达到了60%以上,以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实施“逆经济风向”的方针政策。此变化可反映战后西方国家(     
A.加强了金融的国际协调B.放弃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C.强化了国家的宏观调控D.产生了经济“滞胀”现象
2 . 二战后初期,法国通过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集中巨额资金对优先发展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在第一个经济计划中,法国政府把重点放在基础产业部门,将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确定为优先发展对象。这表明,当时法国(     
A.建立了新的经济体制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成为福利发达的国家D.借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
3 . 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法西斯组织。他们采用恐怖手段破坏工人集会,杀害共产党员、工会活动分子、黑人和犹太人。到1938年底,美国类似的组织至少有800多个。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美国(     
A.经济困境冲击社会秩序B.开始推行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成效甚微D.扩军备战引发统治危机
2023-06-09更新 | 6497次组卷 | 3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吴忠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从1933到1940年,美国进行经济复兴计划,对金融市场、农业和工业重点领域展开整治。此外,国家复兴管理局和公共事业振兴署兴办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日用品生产,采购过剩农产品,并以工代赈。这一举措根本目的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D.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2023-05-0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景博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5年,罗斯福发起草原州林业计划,希望打造一个林木防护带以阻止或减少狂风裹挟沙尘现象的发生。此后七年间,美国政府、部分民间环保组织和3万多农场主“在长达1.8万英里的防风带种植了2.1亿多棵树"。该计划的实施(     
A.基本消除了环境对经济的桎梏B.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C.利于克服自由资本主义的不足D.旨在寻求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
6 . 下图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三种不同经济时代的经济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同产业所占比例的变化(       

A.反映了人类获取财富的主要方式的变革
B.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
C.推动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持续发展
D.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和文明多样化和谐共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召开前夕,主办方雇人挨家挨户低价推销会员券,并取消建造世博会标志性建筑计划,大幅降低场馆造价。而1939年纽约世博会,纽约市长从联邦政府争取到占全国1/7的复兴资金,修建地铁、公路并建造了255个体育场。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大B.经济发展理念和政策的改变
C.应对法西斯侵略扩张D.企业对利润空间的过度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为1950—1972各国黄金储备比重变化表。这一变化(     
1950年1971年1972年
资本主义世界100%100%100%
美国31.20%9.70%7.60%
日本3.20%12.40%12.30%
西欧共同体各国26.50%30.00%29.60%
A.提升了欧元的货币地位B.加速了原有货币体系的解体
C.缓和了美欧的贸易竞争D.导致了美国霸权地位的丧失
9 . 冷战时期某国国内出现经济困局,缺乏资金供应来推动社会正常运行,国内更出现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的“滞胀”问题,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该国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短期贷款B.该现象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C.该国政府可适当减少政府宏观干预D.建立及完善社会福利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33年,中美签订《美棉麦借款合同》,规定由美国公司向中国政府贷款5000万美元,用以解决中国粮食短缺问题.其中4000万用于购买美国棉花,1000万用于购买美国小麦,所购棉麦只能在中国销售,不得流入世界市场。这一合同(     
A.维护了美元金融霸权地位B.促进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
C.不利于中国开拓国际市场D.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