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2021-10-07更新 | 3826次组卷 | 2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是文献记载的汉代土地状况的部分内容。这些记载反映了汉代
文献记载内容
《史记·司马相如传》西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归成都买田宅成富人”
《汉书·张禹传》西汉张禹“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价)”
《后汉书·马援传》东汉的马防“兄弟贵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资产巨亿,皆买京师膏腴美田”
《后汉书·伸长统传》汉代豪族“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田庄经济普遍盛行
C.小农经济渐趋衰退D.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3 .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证明战国中晚期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铁犁牛耕是主要耕作方式
C.生产中普遍使用铁农具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021-10-07更新 | 205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中国冶铁水平领先世界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2021-09-25更新 | 1282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6届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代画像石是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史料。下图中画像石的场景反映出汉代

牛耕画像石

农人锄草画像石

A.农业与手工业紧密结合B.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C.传统犁耕技术基本定型D.农业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2021-09-19更新 | 23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画中斗牛士拿着器械斗牛。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并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发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可知
A.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B.铁犁牛耕的推广推动斗牛活动产生
C.中原民间盛行尚武之风D.民俗文化发展与社会生产紧密联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2021-08-28更新 | 332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古代文献记载:秦汉时期铁犁牛耕技术虽有进步,但尚未普及,占主导地位的起土、翻土农具仍以锸、锄为主。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耕牛的极度缺少B.精耕细作的需要
C.冶铁技术的落后D.小农经济的局限
2021-08-27更新 | 372次组卷 | 3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