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汉代画像砖的拓片,该图反映了
A.农民生活的殷实富足B.重农抑商政策的发展
C.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D.生产工具的不断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筒车出现前,我国利用水力推动机械运转的技术日趋成熟。筒车立轮的设计显然受魏晋南北朝以来水碓、水碾磨的影响。筒车的挹水筒利用了竹材的中空特性,而我国南方很早就有利用竹材作提水桶、饭盒的传统。由此可知,筒车的出现
A.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B.促进了南北方技术的交流
C.推动农业耕作方式革新D.得益于生产生活经验积累
3 . 目前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演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这反映了汉代
A.农耕文化向北方拓展B.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C.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D.政府推动耕作技术革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三刻拍案惊奇》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阮胜的妻子劳氏因服侍常年生病的婆婆,"纺绩功夫没了一半"。阮胜因母病而心焦,"又在田中辛苦",也生了重病。劳氏感叹;"那(哪)有钱雇人下田?这田弄得一片生,也不知个苗,分个草,眼见秋成没望了!"这段记述反映出
A.传统纺织业的解体B.社会保障的缺位
C.个体小农户的困苦D.夫妻地位的逆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沈廷瑞在《东畲杂记》中描述清朝前期江浙省濮院镇的农家:“近镇人家多业机杆,间有业田者,田事皆扈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曰种跨脚田。”由此可见,濮院镇
A.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C.农家经营重心发生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2021-12-01更新 | 264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1届高三11月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甘肃武威磨咀子48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木牛犁模型,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出土有巨型犁铧,居延(在今内蒙古)出土汉简中有“田卒”、“治渠卒”诸称谓。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铁犁牛耕技术已普及全国B.北方农业技术居领先地位
C.精耕细作农业的影响扩大D.政府重视西北的经济开发
2021-11-04更新 | 326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反而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北方小农经济发展滞缓D.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2021-11-03更新 | 607次组卷 | 3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古代中国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B.维护社会安定,巩固统治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2021-10-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西汉赵过“始教民牛耕”。从史学研究的角度,下列史实可用于质疑该观点的是
A.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遗存中发现了家养黄牛的骨骼
B.《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C.春秋时期出现若干与牛耕相关的人名,如“冉耕,字伯牛”
D.“牛郎织女”的神话可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农夫早出暮人,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红,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帕,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表明
A.耕织结合的观念已经形成B.小生产者社会地位提高
C.精耕细作生产方式的出现D.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