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0 道试题
1 . 图1、图2所示为中国古代的灌溉工具。据此可知,与翻车相比,筒车的优势在于
A.解放了劳动力资源B.扩大了灌溉的范围
C.灌溉与排涝相结合D.不受地理条件限制
2 . 下图是我国曹魏时期发明的农田灌溉工具翻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状况属于
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农庄经济D.不重视水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节气为倒计时,从经济角度,反映出我国古代经济的什么特点
A.自给自足B.精耕细作C.刀耕火种D.重农抑商
4 .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水利工程的修建B.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翻车的大规模推广D.高转筒车用于生产
5 . 下图为甲骨文“春”“夏”“秋”“冬”四字,分别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推知,商朝时期
A.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B.农耕技术较为发达
C.农业生产是重要经济活动D.农业生产专业性强
2022-05-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如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这个故事反映的应该是
A.修建都江堰B.修建郑国渠C.治理黄河D.创造井渠
2022-04-3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其客观条件包括
①铁农具的出现   ②牛耕的逐渐推广   ③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④国家统一安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夫妻双双把家还》选段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

材料二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容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四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摘自两汉晁错的《论贵粟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小农经济的特点。
(2)据材料二,讲一讲: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
2022-04-2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古代农民创造了一种水利技术,从山地水源开凿暗渠,沿渠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用于灌溉。这种水利技术创造于(       
A.四川地区B.关中地区C.岭南地区D.新疆地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促进中国古代自耕农经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使用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C.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D.农民积极性的提高
2022-04-0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关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