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0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汉武帝初年“发卒万余人穿渠,自征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井渠之生自此始”。材料中的“渠”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龙首渠D.灵渠
2022-02-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下表所示的内容为史书中关于农业发展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出处
“内殖货财,家以田为业。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汉书·张禹传》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全唐诗补逸》
“今大率一户之田及百顷者,养客数十家”欧阳修《原弊》

A.官员经济贪污盛行B.重农抑商政策盛行
C.小农经济发展受阻D.租佃经营成为主流
4 . 下面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示意图,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


     图1                                   图2
A.耕作区域扩大B.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C.农用动力革新D.精耕细作模式形成
5 . 《舍田词》有诗云:“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耕文明的落后保守
C.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以来,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夫妇同一个已婚子女组成的直系家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主要的家庭形式。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大一统国家形成B.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C.铁犁牛耕的出现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7 . 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A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商代可能出现牛耕
B半坡遗址发掘出聚落遗址和生产工具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
C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D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明代科技水平全面提高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考古发掘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是部分西周遗址发掘出土的农具情况统计。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遗址地点所属时代石器蚌器骨器铜器出处
长安张家坡西周93173820《沣西发掘报告》
长安客省庄6921610《沣西发掘报告》
扶风云塘18870《文物》1980(4)
磁县下潘汪4417740《考古学报》1975(1)
小计2243791540

A.西周时期尚未使用青铜农具B.当时农业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
C.蚌器在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D.西周农耕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
10 . 汉画像石中有不少表现汉代铁犁牛耕的场景,如山东滕县黄家岭汉代农耕画像石、陕西米脂东汉牛耕画像石、山西平路枣园西汉末年壁画牛耕图、江苏睢宁东汉牛耕画像石、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牛耕壁画以及山东邹城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等。由此可见,当时
A.画像石技术高超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北方粮食产量高D.牛耕使用范围较广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