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代农书《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不仅提出应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相应的耕作程序,同时还指出应根据各种作物生长的不同时间来掌握其种植的具体时节。由此可见,汉代(     
A.农业生产环境改善B.天文历法比较发达
C.重农政策得以推广D.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于是,有卖田宅、鬻(卖)子孙以偿责(债)者。”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描述的这段场景不能说明中国古代(     
A.土地兼并的严重B.小农经济的脆弱
C.农民生计的艰难D.社会保障的缺失
2022-07-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1995年发行的电话磁卡,卡上画面是根据我国民间传说《天仙配》的故事发展脉络设计的。“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可谓家喻户晓。


材料二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饿莩,饿死的人)耳。

——董煟《救活荒民书》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哪些突出特点?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回答历代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的原因。
4 . 新石器时代后期,人们逐渐过上定居生活,而定居的人们对煮熟和储存食物的用具则有强烈的要求。在黄河流域及长江流域许多距今六七千年的村落遗址中,都发现了专门的制陶场所。这些发现可以说明,原始手工业的出现
A.扩大了村落居民贫富差距B.使原始人类逐渐走向定居
C.源于原始农耕文明的发展D.得益于跨流域的文化交流
2022-01-1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三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表中信息佐证了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中国冶铁水平领先世界B.黄河流域农耕工具完备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播种工具生产效率低下
6 . 中国古代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B.土地制度的变化C.手工业的进步D.赋税制度的变化
2021-08-21更新 | 88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春秋时期,休耕制仍是主要的耕作制度,土地耕作按2年或3年轮种1次。到了战国时期,在同一块土地上,多年耕作、年年耕作的做法大面积推广开来,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这一变化说明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B.农民劳动负担加重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缓解了人地矛盾的形势
8 . 农业生产工具在我国古代称为“田器”“农具”,两汉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农业生产工具开始出现于汉朝的是
A.B.
C.D.
2021-07-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清诗铎》有诗云:“布谷屋檐唤早耕,农夫惊起多叹声。瓶储无粟谁负责,征税煎迫难逃生。”诗句反映的主旨是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耕文明的极端落后
C.沉重赋税下小农困境D.小农经济的脆弱特征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简述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2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