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1 . 许多考古学文献中,使用“新石器革命”(Neolithic Revolution)一词描述新石器时期人类生活发生的革命性变化。对这一词语中“革命”的正确理解是(       
A.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B.原始商人的出现
C.青铜铸造技术的产生D.早期文字的形成
2 . 下图为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示意图,其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农业手工业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
C.皇权强化顶峰D.赋税制度改革
3 . 下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示意图(部分),图中①②处最可能填写的是(     
A.铁犁牛耕、家庭劳作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
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铁犁牛耕
4 .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翻车
2022-11-21更新 | 275次组卷 | 4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吕氏春秋》中《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农学文献的主要内容。由此推知,当时(     
A.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逐渐形成
C.重农抑商政策成为立国之本D.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普遍应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基本上是倾向于家庭供养。这就产生了“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传统观念。产生这种观念的经济根源是(     
A.小农经济B.商品经济C.赋税增加D.纸币出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1887年,他(严信原)在宁波北门外湾头,创设了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初创时,资本5万两,从日本购入蒸汽发动机、锅炉和40台新式轧花机,雇用工人三四百人,并聘用日本工程师和技师。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草、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摘编自赵世培等编《浙江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通久源机器轧花厂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是什么?
2022-07-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战国时期的文献中开始出现“深耕疾耨(锄草)”“深耕易耨”“深耕熟耨”“五耕五耨”等记载。下列与这些生产活动有关的是(       
A.水利工程的开发B.铁农具的运用
C.土地兼并的频繁D.井田制的瓦解
9 . 如表是根据考古资料统计的汉朝出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农具类别农具种类所占比例
初耕农具铁犁、钟冠、土61%
中耕农具铁锄、铁铲、铁杪7%
播种农具耧车、犁钟22%
收获农具铁镰10%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
C.官私手工冶铁业很发达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宋代范成大在《骖鸾录》中记载:“泊袁州,闻仰山之胜久矣,去城虽远,今日特往游之岭阪上皆禾田,层层而上至顶,名‘梯田’。”这反映出,宋代时
A.仰山成为闻名的旅游区B.袁州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
C.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D.仰山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022-05-15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庆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