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这些规定
A.标志着中华法律体系确立B.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2022-02-08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关于下列两种古代生产工具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工具都是古代农业生产领域重大发明
B.两种工具使用都使人类摆脱了自然力限制
C.两种工具都能够在生产中节省一定的人力
D.两项发明在当时都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1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汉武帝、汉成帝时期关中地区的农业发展概况表。据此可知,当时
时期概况
汉武帝时期引入西域苜蓿(后在宁夏、甘肃等地推广种植);赵过推行先进的耦犁、耧车等农具,实行“代田法”(后在全国推广使用)
汉成帝时期农学家氾胜之受命推广种植小麦(此后小麦逐渐取代粟成为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实验推广区田法、溲种法等农业技术(后推广到黄河流域)
A.关中农耕文化的影响力较强B.物种交流解决了北方的人地矛盾
C.关中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高D.农业技术推广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学者考证,后世广为流传的康熙朝《耕织图》是宫廷画师奉旨而作,但不是原创,而是在南宋临安于潜县令楼璹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二者大同小异。关于“改绘”而不“原创”的原因分析最接近本质的是

A.南方北方农耕技术基本相同B.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特点未变
C.古代农业发展未有根本突破D.南宋以来经济重心都在南方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西周以前,耒耜的刃主要以石刃为主。西周时已普遍使用金属刃,但只是在锋刃边缘包有青铜而已。这表明西周时期
A.生产技术显著进步B.耕作方式发生变革
C.冶铁工艺已经出现D.青铜农具广泛使用
7 .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B.C.D.
8 .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1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图是魏晋时期墓葬中的“牛耕”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A.耕犁技术相当完善B.耦犁农具已经改进
C.犁评调节上下自如D.曲辕犁耕作受欢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