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是新中国出土的秦汉时期铁制农具统计情况。据表中信息可以推断,秦汉时期(     
功能类型出土的比例出土较多的地区
初耕工具铁锸、铁犁、铁斧61%山西、山东
播种工具耧铧7%河南
中耕工具铁铲、铁锄22%河南
收获工具铁镰10%河南

A.民营冶铁作坊技艺高超B.政府大力提倡使用铁农具
C.铁犁牛耕技术相当成熟D.传统的农具体系逐渐形成
2022-08-1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
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
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
2021-12-13更新 | 12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2届高三12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武帝末年,政府重点扶植自耕农推广使用耦犁(一般需要4~6个劳力),但自耕农使用耦犁的情况几乎不见于史书记载,在反映庄园经济的壁画中倒出现了双牛牵引耧车和耦犁的场景。这反映了
A.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B.小农经济的局限性
C.儒家重义轻利的影响D.壁画比史书更真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古代中国
A.农民使用铁制工具集体劳作B.铁犁牛耕逐渐普及
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D.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2021-05-0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临泽中学2021届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已发表的考古报告,在江苏地区共发现春秋时期铁器3件,包括农具用铲1件,杂用器具丸1件、条1件;发现战国时期铁器6件,包括农具铁锸1件、2件、镰刀2件,日用器具鼎1件。据此推断当时
A.铁农具的体系齐全B.铁器逐步取代了青铜器
C.冶铁技术得到普及D.农业生产水平有所提升
2021-01-07更新 | 18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1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在春秋以前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从春秋末期开始出现大型水利工程,至战国出现了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高潮。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B.社会局面的稳定
C.水利技术的提高D.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1次组卷 | 5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中学2018届高三10月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载:“北方村落之间,多结为锄社。以十家为率,先锄一家之田,本家供其饮食,其余次之,旬日之间,各家田皆锄治。……间有病患之家,共力助之,故苗无荒秽,岁皆丰熟。” 这一现象
A.推动大土地所有制发展B.萌发了早期的土地公有
C.消除了农村的贫富分化D.有助于稳定自耕农经济
10 . 元代《东鲁王氏农书·农器图谱》收录了一百多种农具,配有歌咏各种农器的诗作与插图,在刻画器物形状、颂美器物功能的同时,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进步。下列诗作中属于描述下图所示排灌农器的是
A.“老龙下饮骨节瘦,引水上诉声呀,初疑蹙踏动地轴,风轮共转相钩加。”
B.“从来激浪转筒轮,却恨翻车智来仁。谁识人机盗天巧,因凭水力贷疲民。”
C.“日日车头踏万回,重劳人力亦堪哀。从今垄首浇田浪,都自乌键领上来。”
D.“二百筒车架锦屏,初冬田空暂歇停。何人开堰高轮转?筒灌鱼塘活水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