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发达的古代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9 道试题
1 . 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
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
2023-06-09更新 | 9760次组卷 | 6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据学者研究,秦代、两汉、唐宋、明代都有地方向中央呈报雨水的记录,清政府推行雨泽奏报制度。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农业发展B.推动科技进步
C.提高救灾效率D.践行仁政传统
2023-03-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5月月考(选班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已普遍采用牛耕,而在秦国以外的其他地区,牛耕发展则较为缓慢。这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A.最早出现牛耕技术B.农业耕作方式向其他地区扩展
C.青铜农具已被摒弃D.农业生产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
A蒙古高原北部的匈奴遗址中出土锄头与镰刀匈奴文化具有浓厚的农耕色彩
B西周早期的何尊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录迟至西周,早期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C孟子提及井田制时认为“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描绘了小农经济生产的典型模式
D周代多用“公、伯、子、男”等亲属称谓标识爵位等级制度与血缘关系有深厚渊源
A.AB.BC.CD.D
6 . 1977年,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发掘出一个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主要分布在河南中部,其基本特征是房基、灰坑、陶窑、磨盘和墓葬等已出现。这反映了裴李岗文化时期(       
A.原始农业有所发展B.人们过着游牧生活
C.房屋建筑技术高超D.礼乐制度较为发达
7 . 春秋中期到战国时期,已使用牛耕,但铁犁数量极少。西汉中期时,各地的铁犁数量大增,规格多样、定型化,而且多为全铁犁。这一变化表明西汉中期(     
A.农民分散经营加强B.土地私有制的兴起
C.鼓风冶铁技术出现D.政府控制冶铁行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有专门保护牛耕的法律条文。每年都会评比耕牛,并进行考核,最后根据成绩进行奖罚;对于耕田的牛,如果发现牛变瘦了,还会对使用者进行惩罚。据此可知,当时秦国(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B.振兴经济以富国强兵
C.鼓励进行土地开垦D.精耕细作的农业发达
9 .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记载如所示农具道:“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这种农具的使用(     
A.提高了农业播种的效率B.增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C.实现了农业动力的变革D.标志着精耕细作模式的成熟
10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2-10-17更新 | 491次组卷 | 3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