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江南苏湖地区桑蚕业和棉纺织业发达,“民间于秋成之后,家家纺织,赖此营生,上完国课,下养老幼”。这说明
A.江南地区的粮食作物生产不发达
B.苏湖地区出现了专业的手工工场
C.蚕棉业是当地农民重要生活来源
D.家庭手工业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隆庆元年(1567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违者死无赦。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历史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2019-05-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男耕女织图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主要经济形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在《二酉委谭摘录》中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

材料三   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横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四   (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明清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

材料五   ①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②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陶煦《租核·推原》


(5)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观念?结合所学分析此观念的影响。
2019-05-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考试一历史试题
4 .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时期的工匠缺乏技术经验积累
B.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外来技术的传入
C.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所限制
2019-04-29更新 | 102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5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凡在内府役作的工匠,“量其劳力,日给钞贯。”这一规定客观上推动了
A.民间手工业迅速发展
B.小农经济的巩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激发工匠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这表明
A.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官府力图控制民窑生产
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019-04-13更新 | 485次组卷 | 30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泰安新泰一中北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历史试卷
7 .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B.自然经济在元朝开始解体
C.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D.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清代康雍时期用于外销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整个大罐表面被分割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说明当时

A.青花瓷开始进入西方世界
B.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的生产
C.中西间的贸易仍采取传统形式
D.中国瓷器浸染了西方人文思想
2019-03-16更新 | 88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朝时期,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A.进行商品生产
B.使用手工业机械进行集中劳动
C.雇佣劳动关系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10 .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宋代农业生产规模的日益庞大
B.封建时代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C.宋代农户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
D.宋代普通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2019-02-05更新 | 312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泰安新泰一中北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单元考试历史试卷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