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2013·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 . 商代青铜冶铸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了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B.政治活动C.艺术审美D.日常交往
2019-01-30更新 | 1291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2 . 南宋诗人艾可叔《木棉》里描绘的“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机杼终年织妇勤”等句,反映了
A.南宋棉纺织已经规模化生产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南宋已普遍发展棉纺织业
D.南宋棉纺织业有一定发展
2019-01-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新泰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用光石碾磨纸张、皮革、布帛等物,使之紧密光亮)。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颁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材料反映了
A.官营手工业举步维艰
B.民族工业的初步形成
C.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D.雇佣劳动力集中生产
4 . 下图为《汉画像石·纺织》,画面上清晰地呈现出汉代纺织的三道工序,即一人调丝,一人络丝、并丝,一人踏机织作。图中所使用的脚踏提综式斜织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布工具。据此可知,汉代
A.劳动人民勤劳智慧B.棉纺织业水平高超
C.发明擀弹纺织技术D.文明程度世界领先
5 .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勾结倭寇,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流移他乡趁食佣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C.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D.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2018-11-23更新 | 887次组卷 | 48卷引用:山东肥城市泰西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2018-10-24更新 | 2795次组卷 | 4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老校区(新泰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清代北京门头沟煤矿矿工多系无籍流民,每年七月以后,窑主“按公平时价,雇人工作”,到次年五月,煤窑就暂时停工,“以避盛暑煤毒”,矿工“即行散工”。这表明当时
A.工场手工业规模大范围广
B.矿工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C.煤窑停工使流民大量出现
D.窑主与矿工是隶属关系
2018-10-15更新 | 187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4月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天工开物》中的“花机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手工业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B.传统丝织工艺发展到新的高度
C.对外贸易发展对手工业的需求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8-10-0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清代濮院镇“近镇人家多业机杼,间有业田者,田事皆雇西头人为之。西头,谓石(门)、桐(乡)邑界,其地人多而田少,往往佃于他处,每于春初挈眷而来,年终挈眷而去。名曰种跨脚田”。“种跨脚田”现象在濮院镇出现的原因是
A.工商业比较发达
B.西头人多田少
C.土地被大量兼并
D.租佃制度日益完善
2018-08-07更新 | 3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5月第五次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