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食盐""吴戈""秦弓"等已成为楚国市场上常见的商品,同时楚国的木材和皮革等物也普遍存在"晋用"。这反映出
A.楚国手工业落后于中原B.区域经济互补得到加强
C.官营工商业的规模巨大D.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A.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B.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D.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2021-01-09更新 | 6524次组卷 | 70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玉米、甘薯等外来作物引入中国

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4 . 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
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工商业发展新兴社会群体壮大
2020-12-30更新 | 1139次组卷 | 2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过关考试历史试题
5 . 宋代诗人董嗣杲在《蔷薇水》(蔷薇水,一种香水)中写道:“海外有瓶还贮水,亭前无洞可藏花。”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有诗曰:“海外蔷薇水,中州未得方。”这两首宋诗
A.反映了市坊制度的废除B.体现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反映了城市夜市的繁荣D.表现了市民阶层的壮大
6 . 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20-12-02更新 | 4406次组卷 | 76卷引用:甘肃省庆阳市镇原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许倬云指出:汉武帝时代,政府用重税劫夺工商业财富,打击城市经济,中产以上皆破产,以农村为基础的农舍手工业遂成为生产日用品的主力。地方产品经过帝国铺设的全国道路网,发展为一个全面的资源交流网。该学者认为,汉武帝时代的政策
A.阻碍了全国经济交流B.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助推官营手工业确立D.压缩了民间市场的需求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代,许多诸侯国建立了商税、市税、关税制度。春秋时,齐国市税在各国中最高,为总货物的2%,关税为1%。到了战国,各国的市、关税总和可达到总货值的10%。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违背时代发展的潮流
B.税收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C.诸侯争霸为商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D.发展商业成为各国致富的重要手段
10 . “镇”在唐代以前多指边境军事据点,镇将主要管理军务。宋代以后“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中国古代“镇”的职能演变主要反映了(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削弱B.重农抑商政策放松
C.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强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