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4 道试题
1 . 《后汉书》记载,安帝永初年间曾两次调江苏、浙江一带的粮食赈济河南等地。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江南农业得到一定发展B.南北经济呈现互补趋势
C.长途贸易获得长足发展D.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2 . 认识疫灾的演化和时空分布对人类社会防治疫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疫灾频度的时段变化图

材料二   中国古代疫灾空间分布表

时段频发中心频发区及扩展
220—581年长安、洛阳、建康扩展到长江干流一线
581—960年长安、洛阳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和闽浙地区
960—1127年开封
1127—1279年临安
1279—1368年大都扩展到两广、云南
1368—1644年京师海南开始有了疫病流行
1644—1911年京师台湾、东北、新疆也成了疫灾流行区

——据龚胜生《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根据材料一、二,选择至少两个历史时期,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南北朝时期的典籍记载了很多北方迁到南方的名士如王导、谢安等人的言行作派,及其受南人崇拜模仿的事例。细如服饰用具,琐至音容笑貌,都被人悉意效拟。南方上层人士改操中原洛阳之音,也成为南士标榜身份的一种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方的语言逐渐趋于统一B.经济重心南移消弭文化差异
C.经济文化实力影响社会风尚D.南方社会的包容性强于北方
2020-04-23更新 | 345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经济重心,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使长期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距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了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新局面已初步形成
C.北魏的改革促进了江南的开发D.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2020-02-10更新 | 397次组卷 | 38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据史料记载,长安在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70万,其中皇室及服务人员15万,在京官吏约3万余,禁军和附近驻军约12万,到京师参加选官和科举的读书人1万,共需粮食580万石左右,其中依赖国家供给粮食的人口约32万。据此可以推知盛唐时期
A.长安已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B.对东南地区粮食需求增加
C.出现了冗官冗兵冗费局面D.坊市制度瓦解速度加快
2020-02-08更新 | 642次组卷 | 2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史记》记载江南地区“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南朝《宋书》则载江南“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据材料可知,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魏晋以来江南逐渐得到开发B.江南地区少战乱社会较安定
C.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2020-02-05更新 | 987次组卷 | 1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验收考试历史试题
9 . 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下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铁器牛耕出现B.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C.经济重心南移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2020-01-21更新 | 73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江南地区土地肥沃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