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李吉甫《元和国计簿》统计,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江淮八道(图区域)成为唐中央财赋倚重的核心区域。

材料


唐朝地方建制与财政划分(810年)

——据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后期江淮八道成为中央财赋倚重核心区域的原因。
2023-04-09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五校教学联合体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

关中区(二路)江北区(十路)四川区(四路)江南区(八路)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宋初至澶谰之盟
(公元9601004
3735.2433038.93617.31406.28
澧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4139.0539046.048139.1392341.39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2725.71127159043.48116752.33
总计1051008471002071002230100

——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些历史研究者就福建省历史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历代名人均来源于以二十五史和《清史稿》《福建通志》、民国史料、福建革命史料等为依据编撰的《福建名人词典》。


表二:福建历代名人类型统计表

唐之前隋唐五代宋代金元时期明代清代(1840年前)近代
I4251071112053103
II278520985925
III22216
IV9308151824

注:I:政治人物和革命者,包括官员、革命者、将领、农民起义领袖等;II:历史文学艺术家,包括诗词家、书法家、文学家等;III:工商实业、新闻出版者,包括华侨富商、企业家、出版刻书校勘者等;IV:思想家、科学教育者等,包括思想家、教育家、军事科学家、天文学家、医者等。

——据张芸、王彬《福建历代名人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运用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任从一个角度自拟一个与历史名人分布变化相关的论题,予以论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22-01-2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一模(康德卷)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汉代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州的相关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地区占全国面积的比例(%)县级城市数(个)户数(万)
荆州(今湖北、湖南等地)10.8279399
青州(今山东部分地区)1.31120299
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等)2.25138279
扬州(今江西、浙江等)11.3161433
司州(今河北.河南等)3.98132307

A.政区设置取决于商业状况B.南北经济发展差异较明显
C.政府强化对南方地区控制D.荆扬地区的经济优势较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