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史载秦朝规定“子壮则出分”,结果民间多数为父子两代三口家庭;汉朝稍改其制,提倡“父母在不分异”,即父母亡后再分家,这样便形成了三代五口之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形成B.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家庭结构
C.家庭规模小制约生产发展D.大土地所有制开始逐步形成
2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不误农时”的思想
2019-05-10更新 | 101次组卷 | 1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土地的直接耕作者已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农业产量也有很大程度提高,社会贫富差距也明显扩大。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是
A.各国税制的改革
B.土地买卖的加剧
C.铁犁牛耕的推广
D.井田制度的瓦解
2016-11-27更新 | 21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河北定州中学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宋书·周朗传》对江南社会风气的概括,“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以上现象对南朝经济的影响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
B.精耕细作的深化
C.租佃制迅速推广
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观察下图,对图中演变过程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古代农业耕作工具和方式的演进
B.曲辕犁的出现是对传统耕作方式的革新
C.《战国策》最早记录了这一演变过程
D.一牛挽犁的方式推动牛耕逐渐普及全国
7 . 下表是历朝治水活动年平均值统计表
朝代年均工程数朝代年均工程数朝代年均工程数
周、秦0.01750.9320.166
0.1310.883.50
三国0.545五代0.2458.2
0.1103.4812.0
南北朝0.118

据此可推知从周秦至清代(       
A.水利是历朝历代国民经济命脉
B.农业生产发展受制于治水活动的开展
C.国家分裂期治水活动比较活跃
D.国家稳定、国力强盛是治水活动的保障
9 .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中“此河”是指:
A.汴河B.灵渠C.邗沟D.大运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同宗兄弟或共居共财,或异居共财。春秋战国时期,财产个体私有的小家庭崛起,社会风气更多体现出一种自我的意识和家庭的观念。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农业生产耕作方式发生转变
B.家长制受到挑战
C.公民意识增强
D.中央集权的削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