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列成就出现最晚的是( )
A.筒车B.铁农具C.都江堰水利工程D.牛耕图

A.AB.BC.CD.D
2022-08-2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1965年10月24日,河北省易县武阳台大队社员在村西耕地时发现铁剑、铁戟各一件,刀币数枚,于是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结果出土大量铁器,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铲、镰等,且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据此可知当时(     
A.铁农具已在全国范围内使用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C.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D.河北地区经济最为发达
2022-08-10更新 | 2361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水利工程的修建B.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翻车的大规模推广D.高转筒车用于生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图是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据此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西周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前代某工具:竖轮之傍架一立轴,立轴上有上下大小两个卧轮,上面卧轮轮齿与竖轮轮齿咬接。水流冲击下面的小卧轮转动,上面的卧轮随转,带动竖轮,从而刮水上岸。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
A.水排B.水转翻车C.戽斗D.风力水车
6 . 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使“百姓飨其利,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于是蜀沃野千里,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是
A.白渠B.漕渠C.郑国渠D.都江堰
7 .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父子在今天成都所修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坎儿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某学生在学习研究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时使用的两幅示意图,从图中反映出的主题是

A.政府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B.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脆弱性
C.西汉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D.江南地区普遍推行曲辕犁
9 . 总结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我们中华民族发展经济历史的光荣,也可以看到传统经济结构的若干弊病,熟悉有关经济历史的事实,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正确发展方向的认识是十分有益的。运用所学经济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粮食作物是什么?
(2)汉代关中地区的农民创造出了一种什么水利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什么地区和朝代?
(4)古代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的继续发展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2020-06-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世界遗产委员会指出,某工程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存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该工程是
A.井渠B.灵渠C.都江堰D.郑国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