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它的出现使传统步犁的结构更为完备,是继汉代以后耕犁发展的一次重大突破。它是指
A.B.
C.D.
2019-12-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唐朝扬州近郊的农民,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A.空暇之时,与家人一起纺棉织布,制作冬天的衣物
B.采用新的生产工具——曲辕犁,粮食产量得到提高
C.农闲时去集市卖点农产品,收入除银钱外,还有纸币
D.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开始添置彩瓷装饰房子
3 . 宋朝大诗人梅尧臣曾写过一首诗:“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手持高斗柄,咀泻三犁垄。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安知侠少年,玉石金羁拥。”诗中所描绘的是
A.一牛挽犁B.曲辕犁C.耧车D.男耕女织
2018-01-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字(大篆,下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都江堰的开凿③郑国渠的修建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5 . 有人到新疆考察农业,在吐鲁番看到了一种古老的灌溉设施:从山地水源开凿的暗渠,延伸二三十公里,每隔一定距离挖有竖井,当暗渠流经农田时再由明渠引出地面灌溉。这种源于古代关中地区的灌溉设施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井渠
2019-08-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6 . 下表中关于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推论与史实不符的是
A.A
B.B
C.C
D.D
2018-01-2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题历史
8 . 水利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下列选项中属于汉代关中地区修建的水利工程有
①郑国渠
②“井渠”
③都江堰
④白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 . 2011年1月29日,新华社全文播发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文件指出,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水利出现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发展高潮。这一时期兴建的水利工程大致可分为灌溉、运河、堤防这三类。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始于春秋末,到战国最为兴盛。下图为战国时期修建的水利工程图。

材料二 田纳西河流域在综合开发前是美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多数居民没有电用,年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5%。1933年5月美国国会成立了公共工程署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其中最宏伟的工程是田纳西流域的水利工程。1933年成立的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利用美国政府提供的投资,招募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结果建成了大型的水电站和完整的航运系统,促进了这一地区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包括7个州的广大地区受益,平均收入在工程发挥效益手增长4倍,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所耗的电力也是靠田纳西工程提供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兴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时,主要是靠苏联的水利专家和技术,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联专家撤走以后,我国水利技术人员“丢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长起来。60年来,水利科技进步一直是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强大推动力,在我国水利兴建中,投资体制由单一的财政预算内拨款,逐渐转变为财政拨款、国债、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性贷款、社会融资、外资等多种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社会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新格局。
——引自新华网
(1)根据图例分别指出图中①②两处的水利工程名称,试从政治角度分析这两处工程的兴修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末期至战国,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得以修建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些趋势反映什么本质问题?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水“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这一观点的理解。
2016-11-18更新 | 7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六校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